青梅如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9薛小呆的投名状,红楼之薛家有子,青梅如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能叫那帮子读书人喷死——要说这人就是这么怪呢。”
徒凤羽轻笑,“这原也是读书人的通病了。自古都说是商人不事生产,又说商贾重利轻义,他们却是从念书头一日起便讲究忠孝仁义,偏生商贾所行多为反其道,看不顺眼也就是自然的了。”
见薛蟠小眼神嗖嗖地朝自己飞过来,徒凤羽失笑,“我并不是说你。”
薛蟠“哼”了一声,“是有商贾轻义,可也有那天灾的时候赈灾救人扶危济贫的。念书的人就都好了不成?不是也一般的有那些个偷鸡摸狗之辈?所以人都是很怪的,老鸹站在猪身上——看见别人看不见自己罢了。我如今这个主意,真要算起来,其实并不是一时就能看出什么好处来的。书馆既不是书院,并不是要去去教人怎么念书,也不是卖书的书肆。我想着,这天底下读书人多了去了,哪里都能是家里有余力的?不少寒门子弟因着家贫,连纸张笔墨都是困难的,更别提买些新书古书的了。开个书馆呢,一来方便了读书人看书。二来呢,可以定期弄个文会,限个题,彼此交流一番也好。再有往后若是发展大了,不独一处,便是天下多少个省多少个郡?都是可以设立分馆的。”
徒凤羽手指头无意识地在茶盏上画着,“照你这么说,大把的银子花了出去,图个什么呢?”
“名儿啊。”说的口渴,薛蟠顺手抓起茶杯,看看里头,已经见底了,“我要说什么为了天底下读书人的话,那还不如放屁呢。先就是为了名儿。其次,王爷请想,一篇文章做的再好,终究欣赏的有限。那些古往今来的名篇名句为何能流传下来?文好是一个,再有也是念的人多了呗。咱们可以按月在各处搞个限题作文的,选出好的刊印出来,发到各地的分馆去,就跟朝廷的邸报似的。如此一来,各处士子交流往繁,文风昌盛之处固然收益,略为偏远之处也可更开士子眼界。岂不是好?再一个,只要是真心求学的,书馆里头的书只管看去。定期用新书将看旧了的替换下来。若是有家里贫寒些的,便送了他们也无妨。但凡在书馆里的活动,吟诗作赋也好,写文论文也好,书馆别的不管,清茶还可招待两杯的。”
“不过这事儿,我出面是断然做不来的。须得一位在文人中有声望的才行。况且……”
薛蟠目光灼灼,“这事儿说与王爷听,最好是王爷牵头儿——文人的笔比一般的刀子还厉害呢。”
他这个壳子年纪不大,脸上还带着少年的稚气。但是双目明亮,犹若秋日晨星。说到自己得意的打算,眉眼间更是一种别样的神采飞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