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如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34红楼之薛家有子,红楼之薛家有子,青梅如豆,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并无什么偏见。薛蟠又是有意为之,因此两个人虽是差了一辈儿,话却是投机。
薛蟠便渐渐说到了自己到扬州的来意,“原是觉得,苏州与扬州都与金陵不远,自古以来玉坊多有闻名天下的。金陵不小,小侄往常看书,也见了几句如‘玉有五德’的话,忍不住便想着附庸风雅一番。”
“哦?”林如海目光温和,示意他继续说。
薛蟠受到鼓励,兴冲冲说了自己的打算:“……原也不是为了别的,单纯是喜欢那些个玉器。尤其是扬州苏州两处的玉雕,各有其长。小侄想着,先从小件入手。不是有句话么,‘君子如玉’。所以,我先叫一位师傅做了几件出来。今儿也带来一件儿,世伯请看。”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只锦盒,打开了推到林如海面前,“世伯。”
林如海看时,乃是一套黄玉所雕成的文房之物,浮雕竹纹笔管一只,雕松纹镶碧玉口的笔筒一只,再有雕梅花纹镶碧玉底的砚台一方。三件儿物事想来是出自同一块籽料,所雕的花纹又暗含了“岁寒三友”的意思。
拿起来细细端详,林如海点头,“做工很是细致,看其纹路,有飘逸之感。”
又放回了盒子里,笑道:“这些我并不大懂得,不过看着确实不错的。”
薛蟠眼中带了些得意,笑道:“世伯是读书人,所说的定是不错的。”
将盒子往前推推,“这是小侄一片孝心。”
林如海忙道:“这如何使得?你是晚辈,来到这里又是客人,咱们之间并不需如此。”
更何况,徒凤羽在金陵时候,他自然也会关注些。薛蟠受到徒凤羽另眼相待,他当然知道。
“世伯这就见外了。”薛蟠笑眯眯道,“我说句厚脸皮的话,真要算起来,我和世伯还能算是亲戚呢。晚辈孝敬长辈一点子东西,难道世伯都不肯收了?更何况,这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不过是一块儿黄玉里出来的,世伯你看,这料上原先还有裂纹的,是匠人借着巧劲儿改作了花纹。真不值什么。”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林如海也不好再推辞,只得摇摇头笑道:“你这孩子……”
因见日头高升,便留薛蟠吃饭。薛蟠哪里会推辞,笑着就应了:“那就偏了世伯家的好东西啦。”
他从一进来,便对林如海口称“世伯”,即便是方才说了句还是亲戚的话,此时也未改口。
林如海是何人?从一个探花一路升迁,至兰台寺大夫,再到现在的巡盐御史,岂是愚笨之人?不说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