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旧闻
不艾先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旧闻,奶爸:退圈后我种田养娃,不艾先生,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既然双方谈好价格了,临了又反悔,还打人,就是不对。
“其实价钱的事只是一个借口。”苏致良又开口说了句。
“嗯?”
“根子上就是,在请戏班子和歌舞团上,理事会和一部分年轻人之间有了不同的意见,最后理事会强硬做主,请了戏班子。”
苏致良说着,突然嗤笑一声,语气里也充满了鄙夷,“那些小年轻心里想的是什么,真当我们不知道啊,真要是正经的歌舞团,顺应潮流我们也不是不能接受。但他们想要看的,是那种打擦边球的表演,简直就是有伤风化!”
苏清河顿时就明白了。
过年例看大戏,是一贯的传统,所以年例去人家吃席,又叫“看年例”,就能说明年例不单单是吃席了,白天看游神,晚上看大戏,同样也是年例的一部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晚上这个大戏就不再只是唱戏、杂技表演两开花了,一种打着歌舞团旗号实则专门擦边吸人眼球的“艳舞”也流行起来。
苏清河小时候去同学家看年例时就看到过这样的表演,演员着装的尺度连电视台都不敢播,不但如此,她们还总是邀请台下的年轻男子上台贴身热舞。
这种表演很受大部分年轻男子喜爱,但在双塘社的理事会成员看来,还是太火辣太新颖了,接受不了。
庙社理事会的成员都是各村理事会的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威望,而且年纪又比较大,他们一旦铁了心,想请歌舞团的年轻人压根就顶不住。个别比较犟的年轻人气不过,再加上酒壮人胆,于是便就有了打架的事发生。
本地的戏班子本来就不多,同一天那么多地方年例,所以人家根本就不愁没生意。而从外地请来的戏班子,也基本都是通过本地戏班子的人才联络上的,人家关系错综复杂,双塘社打戏班子的事很快就在圈里传开,都同仇敌忾地将双塘社拉进了黑名单。
后面当然就请不到戏班子喽,就连那些年轻人喜爱的歌舞表演,人家在看到双塘社这个名字时,都不敢接单。
反正又不愁没人请,跑去双塘社说不定还会被打一顿,不值得。
没有大戏看,年例就失色不少,至少傍晚吃完饭就都散了,看着其它社把年例搞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双塘社的人想要看戏还得去别的地方蹭看,简直就是面子里子都丢了。
尽管看上去是省钱省事了,但双塘社还真没有几个人觉得省了这个钱这点事就是好事。
听八卦的不单单是苏清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