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舟小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1章 超级u型池资格赛,极限大佬一心向学,静舟小妖,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跳他完成的也很轻松。
就像在熟悉的赛场上比赛,轻松到完全忘记了赛前简提醒他的风格问题。
干净利落地转体,加上一个帅气的抓板,随后从容等待落地。
速度终于达到了理想的状态。
杭峰再次冲向对面的时候,风从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还有撞上来的风压,都刺激着他的血液。
熟悉的速度,来到了他的舒适区。
能够在第三轮上技巧,说明他前面的两次完成的不错,力量爆发的非常好。
这一次,也必须一样!
杭峰在风中猛地向上跃起,双腿带来无与伦比的力量,但又精准地控制在不会失控的程度。
同时扭转的力量从双腿传递上来,他的肩膀率先带动身体转动。
向后翻腾!
对!向后翻腾!
这在常规赛里不允许出现的动作,在“X-games”的赛场上,却是必须要去挑战的动作。
它很难,也很危险。
杭峰新近开始练这个动作,也不敢太拼。
向后翻腾一周。
接
转体半周。
同时
双手抓板内刃中心。
不过一周半而已。
“还不错。”但在裁判室里有人却这样说。
时间太紧张了,U型池的技巧难度是一个接一个,裁判们并没有交谈的时间。但这句话说完,其他四名裁判都露出了认同的表情。
确实是看起来不难的一个动作,但翻腾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另外一个难点就是杭峰身体出色的蜷缩度,让他可以轻松用双手抓住内刃中心,这个抓板动作就很少见,再加上他这种有点像青蛙一样的姿势更少见,所以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创新和难度是“X-games”赛场上永恒不变的核心标准。
而“创新”排在“难度”的前面,说明这个赛场对“新鲜”的渴望。
无论是对技巧动作,还是人。
一个资料上显示只有16岁,还是华国“硬塞”进来试水的年轻运动员,在这之前可没有一个裁判对他有任何的期待。
但期待值降低的时候,杭峰这种相对新鲜的东西会瞬间突破裁判的期待,得到很好的反馈。
反正这一刻,裁判们完全没考虑杭峰会不会有更高的难度,会不会填满整个飞跃时间,反而被他干净利落的技巧动作表示赞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