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页
严歌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页,第九个寡妇(出书版),严歌苓,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到“反党老朴”来的第三年,村里来了城市的学生,叫做“知识青年”,他们看不懂老朴写的春联啥意思,说这些春联在城里早不叫贴了,全是“封资修”。他们把话说给了公社革委会的史书记,史书记挨家挨户地走,念着春联:“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像旧戏台上的戏文。他找到老朴,和他商量,是不是能写新春联。老朴什么都好商量,马上就写“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写多了,这类歌里零拆下的句子也用完了,他就写“西哈努克走访新疆自治区,周恩来总理接见宾努亲王”,“毛主席会见马科斯夫人,陈永贵同志参观四季青公社”,横批不是“人民日报”就是“红旗杂志”。史春喜觉得不太带劲,觉得老朴有点作弄史屯人。他又把老朴找到,说:“老朴啊,可以写写‘梅花欢喜漫天雪’,‘雄关漫道真如铁’嘛。”老朴说他已经给几十家写“梅花”“雄关”了,不能几百户人家贴两种春联吧?史春喜搔搔又粗又硬的头发,从猪场走了出去。他顾不上春联的事了。
叫春喜看愁人的事多着呢。城里来的“知青”祸害得整个公社不得清静,一会儿打群架,一会儿偷庄稼,一会儿泡病假。更让他愁的是两年大旱,眼看又要闹饥荒。马上要过年,集上没什么生意,一个卖馄饨的摊子飘起的油荤气把上学下学的孩子们都引过去。孩子们像看捏面人一样看卖馄饨的用一个窄木片把馅子挑起,搁在黑黑的馄饨皮上。来吃馄饨的,多半是那批从城里来的知青。他们吃完说唉,刚才吃的馄饨是空心儿的。卖馄饨的说明明包了肉进去。知青们说他们来时就见这半碗馅,包了那么多馄饨还是半碗馅。卖馄饨的说有这就不赖——现在老母猪放个屁就是大油荤。学生们和当年十四军的官兵一样,钱也不给就跑了。
这天“反党老朴”走到集上,想买点儿什么过年。他怎么也得给葡萄买点什么,葡萄是他暗地里、实际上的妻子。他转到长途汽车站,见一个人的面前搁着一个土灰色的东西,有锅那么大。
那人一见他模样是城里人,马上说:“买了吧,补补身子!你们城里人都把这货看得金贵着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