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三,在当前局势下指定非常紧迫的最后时限,是很难得到相对有利的条款的,所以和谈时限要尽可能宽松。”
朱靖垣说到这里,稍微停顿的同时,再次环顾皇帝和大臣们的反应。
大家没有任何太明显反应,甚至有不少人在暗自皱眉,显然是觉得朱靖垣说的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废话。
朱靖垣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认知和觉悟,这些人也没有资格坐在这里,但是自己还是得说出来。
朱靖垣再次稳定了心态,似乎有些多余的再次询问:
“我的这三点前提,如果有哪位前辈不认可,请站出来说明理由,否则就表示,在座的诸位,全部都赞成这三点了。”
朱靖垣说的似乎是废话,但是大臣们却交头接耳起来。
大家是否知道那三条前提不重要,关于这三条前提的回应却非常重要。
前提的回应就是承诺,大家现在不说话的话,后面的讨论就必须以此为前提,不能再否认了。
现场的议论很快就停止了,军机大臣曹振镛开口说:
“紧迫的时限的确不利于谈判,但是时限也不能完全没有。
“现在前线战局焦灼,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弹药、物资,还有训练有素的士兵。
“所以谈判不能无限制拖延,我认为和谈时限不能超过六个月。”
世祖皇帝再兴大明之后,五军都督府的权威恢复,重新成为大明的最高军事机构。
同时对位朝廷的内阁,借用了大清军机处的名字,在武官系统增加了一个参谋机构,从五军都督府抽调人员组成。
所以,新大明的军机大臣,不是大清朝跪受笔录的磕头虫,而是军方最高参谋部的成员。
朱靖垣考虑了对方的身份后回应说:
“现在的技术有利于防守,防守损失比进攻要小多了,和谈开始后战斗烈度肯定会降低,消耗也就随之降低了。
“无论如何,六个月的时限都太短了,我认为前线至少应该再坚持两年的时间。”
曹振镛微微皱眉,下意识的看了眼右上方,皇帝朱仲梁和皇九子朱简烽。
朱简炎之前说过了,谈判结束之后皇帝可能就会退位,预订的继承人很可能就是朱简烽,这已经是半公开的了。
所以这个议和的期限,实际上等同于朱仲梁退位,朱简烽登基的期限。
大家都不想在这种话题上多谈,只能看向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