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4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拒绝了“蛮夷们”的自残要求。
自认为被逼到墙角的反明同盟,就主动正式对大明王朝宣战了。
露西亚在北方战场首先发动进攻。
然后泰西诸国联军与奥斯曼军配合,从东西两个方向行动夹击西海地区,试图夺取西海半岛和运河。
这场真正的世界规模的大战,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作为主战场的大食战场,在开战之后迅速聚集了所有反明同盟的部队和舰队。
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普鲁士、奥地利、露西亚、奥斯曼、荷兰、撒丁(意大利)尽数到场。
在整个大食战场之中,又分成了埃及、死海、两河、大秦海四个分战场。
埃及战场是对埃及本土的争夺,死海战场是对西奈半岛以东和以北,以及大食半岛北部地区的争夺。
这两个战场都以西海半岛(西奈半岛)为中心。
西海半岛的面积太小,本地没有足够的补给来源,大明只能通过红海航线,从东非和印度输送物资。
这让大明的参战人员数量受限,无法发挥本土的人力优势。
这些地方对于泰西诸国而言,虽然也不是本土,但是他们的本土比大明近得多。
通过大秦海直接海运补给更加方便,所以参战人员数量反而要多一些。
但是最终的结果也是两败俱伤。
至于两河战场,在反明同盟成立之前就已经打了很久了。
那是大明从奥斯曼手中夺取两河流域的战争,对手主要就是奥斯曼帝国的部队。
在这里,大明可以从印度和波斯运送士兵和补给,虽然主要也是通过海运,但是周围全都是大明殖民地。
效率比从东墨洲通过红海运输高太多了。
奥斯曼部队水平也明显低于主要泰西国家,整个战争过程就是在奥斯曼部队的持续后退。
最终大明基本占据了整个两河流域。
两河战场的大明部队完成任务后,曾经尝试继续向西方进攻,试图打通与西海半岛交通线。
但是遭到了泰西诸国和奥斯曼联军的拼死阻击,目标最终未能完成。
大秦海战场就是海战。
在战争早期,大明在大秦海的海军舰队数量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主力铁甲舰。
不过泰西诸国的主力舰队,大部分也被大明的主力舰队拖在了南大西洋,在大秦海内的舰队同样不是主力。
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