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过他们也都松了口气,和谈虽然丢了大量的土地,但终究都是殖民地而已。
而且,实际割让的地区中,面积最大的部分就是南殷洲军阀割据的地区,都是随时可能独立的。
另外就是将大量的未开发的荒野地区的所有权给了大明。
大明直接强行割让出去的,原本处于各国绝对统治状态的土地,实际上是非常少的。
泰西本土更是未损失一分一毫。
墨洲的殖民地,只有东海岸中部几个据点,在停战的时候就承诺交给大明了。
其他墨洲地区仍然都是待瓜分状态,大明没要在墨洲额外索要任何土地。
这也是泰西各国能接受这个和约的原因。
只要本土不丢地盘,对泰西人的压力都比较有限。
在原有的历史上,七年战争(1756年到1763年)结束的时候。
英国人允许法国人自己选择,是放弃法属加拿大,还是放弃加勒比海的三个可以种甘蔗的岛。
这说明在当时的英国人眼里,北殷洲的法属加拿大地区,与法属加勒比地区的三个岛价值近似……
法国人相比皮毛而言更喜欢糖,所以法国人放弃了法属加拿大,选择保留那三个“糖岛”。
在后世人看来这简直不可理喻,但在当时却是理所当然的选择。
对大部分泰西人而言,海外的广阔殖民地,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东西。
特别是那些没有探索和开发的无人区,只要没有发现金矿这种东西,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
在工业革命之前,有人口的地方才是财富,无人区就是烂地。
和欧洲本土的土地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无论是加拿大易主,还是加勒比的岛屿被抢夺,都不如普鲁士从波兰刮一块地影响大。
腓特烈大帝之所以被称为大帝,就是因为在七年战争中保住了西里西亚。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作为最早的殖民国家,都可以算是日不落帝国,但在泰西始终都只是个王国。
英国人是拿了天竺人的皇位,英国国王才被称为皇帝了。
历史上有反法同盟、反德同盟、反土同盟,但是并没有明确围攻英国本土的反英同盟。就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时候都帮美国而已。没想着趁机占领英伦三岛。
英国人在海外刮了那么多地盘,早期并没有在泰西引起太大的重视。
露西亚专心向东开拓,领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