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27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围的辅助建筑也在迅速的建造之中。
整个王府内院的所有建筑,预计明年中就能够基本完工,明年秋天应该就能搬进来去了。
现在的大明建筑,虽然在外观上仍然与传统建筑一脉相承,但却基本放弃了传统的木制框架。
在大规模开发海外土地之前,本土的大木头本身就不好找了,建造的传统宫殿越来越小了。
关键是世祖皇帝亲自发明了混凝土,有预见性的提点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在工业化完成之后,钢铁产量迅速飙升的时代,钢筋混凝土建筑就开始大行其道了。
当然,这个飙升是相对古典时代的,就算是到了现在,钢筋混凝土也不是所有家庭能用的起的。
普通家庭的自建的小规模房屋,基本都是还砖瓦结构,当地有木材的地方,可能就地取材用木梁。
周围没有木材可用的地方,多半用预制楼板或者混凝土灌顶。
但是宗室和勋贵、有条件的精英阶层,以及朝廷的官方建筑,就基本都是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了。
华夏古建筑的木构架结构,对现代框架结构有很好的启发性。
再加上世祖皇帝的专门提点,让相关建筑设计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一百二十年以上。
本来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广泛应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十八世纪末期的大明就已经推广开来了。到这时候已经非常成熟,已经有了专门的工程机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没有大面积的墙壁,非常适合修建华夏传统的楼宇和宫殿。
墙壁和房屋的内部继续用木制材料装饰,最终的观感与传统楼宇宫殿没有明显区别。
但是实际房间和单位空间更加的宽阔,整个建筑的建造速度也快了很多。否着流沙城总共几万工人,这么大个王府,还有那么多其他建筑,不可能建造的这么快。
最新的高楼和大殿内部甚至还有电梯,最终的使用舒适度当然也大幅度提高了。
朱靖垣在工地上转了一圈,看到周围忙碌的工人,时不时的笑呵呵的向他们拱手,喊一声辛苦。
遇到有休息的工人,正在测绘人员和设计人员,还有正在处理某些特殊工艺的工人,朱靖垣还过去跟他们聊天。
很多男生对建筑、机械、武器天生好奇,看到这些东西就没有什么抵抗力,朱靖垣就是这种人。
在这个东方古典与近代技术完全结合的时代,这片近似世界最高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