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7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车。
“让绝大部分的普通大明百姓家庭都能用得上汽车。”
郑复光基本上是毫不犹豫的摇头说:
“这不可能,这得让汽车价格降低十倍以上,或者工人工钱整体提升十倍以上……”
朱靖垣翻了翻脑子里面的东西,对比现在世界的情况,慢慢摇头说:
“未必不可能,首先可以尽可能缩减成本和配置。
“让车能跑起来,能控制速度和方向就行了,不需任何复杂功能。
“比如说档位就三个,快、慢、倒,启动可以用手摇的。
“然后用流水线生产,尽可能标准化的流水线。”
朱靖垣准备参考历史上的福特,参考和复现他的汽车装配流水线。
同时准备在大明重现创造中产阶级的“神话”。
其实这个世界的大明,已经有流水线这个词了,当然是世祖皇帝陛下提出来的。
而流水线这个东西本身,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中国古代景德镇的瓷器,几十道工序,几十个人负责。
英国人工业革命时代的新瓷器厂,也将工序分解到了每个人。
不知道为何,很多文章直接将福特公司的亨利·福特当作“流水线”的发明人。
还说他“发明”流水线的创意,是在“流水限屠宰厂”参观的时候想到的。
前后矛盾……
福特最多只能算是设计了汽车生产流水线。
在那之前的汽车,基本都是以手工制作为主的。
一群工人围着一辆车忙活,做完一辆再做下一辆。
福特将其分解成了标准化的流水线。
然后就是他的那些鸡汤文中描述的“神话”。
“伟大的五美元”,主动将工人工资从每天二点五美元提升到每天五美元。
“创造了美国中产阶级”,带动美国工人收入整体跃升一个阶段,扩大了中产阶级规模。
还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企业家”、“推动了人类文明加快进入新时代”等等。
想要重现的他的这些神话,得去看他的操作的内在逻辑,而不是直接照搬后世鸡汤文上的最终结果,否则会可能会死的很难看。
历史上的福特,本来可没准备提高工勤。
福特是个工厂主,并不是一个家长式的政府首脑。
福特更有名的名言是:“我只是雇了一双手,为什么来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