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2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京师工部完成的原理探索和实际验证,完成原型机制作并且实验成功后,将资料发给了大食国的机械实验室。
机械实验室制作出同样的机器,然后与大明京师工部连接,接收了这份照片传真测试。
这个世界原来已经有传真技术了,但是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成本较高。
显像技术是类似照相机洗照片的化学模式,传输和印制的是整个画面的所有内容。
除非是特别重要的信息,必须要传送图像的时候才会用。
比如朱靖垣在西洋海角第一次露面的照片,就是用传统传真发回到泰西各国的报社的。
虽然朱靖垣很疑惑,为什么自己的照片能算得上格外重要的信息,但是他们确实是那么干的。
其他的普通的信息,基本都是发文字电报,用文字说明问题。
朱靖垣提供的“点阵式”设计,历史上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出现的。
将图像和文字分成点阵之后,实际需要传送的数据量降低了。
最关键的是,可以将复杂的带有人类智能信息的复杂的图像和文字,变成了简单而有规律的机械数据。
将机械数据转化成电信号,就能通过电缆直接发送到世界的另一端,再用类似的设备复现出来原有形态。
点阵化技术,是传真设备真正普及的基础,也是后代各式自动化打印机的基础。
甚至是所有后续文字图像设备的基础技术。
点阵式的设计,贯穿了整个传真时代,以及整个信息时代。
从现在开始,在朱靖垣能够想想的时代,这种设计都不可能过时。
自己上辈子看到的所有信息,只要是印刷出来或者屏幕上显示出来的内容,基本都是通过点阵化的方式处理的。
朱靖垣上辈子知道的最流氓的专利就是“通过点阵在液晶屏幕上显示文字和图像”。
朱靖垣看着手中的照片微微点头:
“图像的问题就这么解决了,可以由此引申出文字的处理和传输。
“按照一个标准,将常用汉字点阵化。
“文字比图像简单太多了,可以用非常少的点表示出正确的文字。
“以后发文字传真的成本应该能够进一步降低。
“用电信号传输文字点阵数据到另一端,在另一端直接把文字打印出来。
“这样就不用电报员手写了……不用……额……”
朱靖垣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