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2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随着自己的发明越来越多,越来越现代化,对工业基础的要求就会越高。
工匠们实现这些设想的难度,也会变得越来越大,最终直到不提示工业基础,就完全无法实现的程度。
比如说,自己要求的420毫米口径的火炮,使用1300到1500公斤的炮弹。
以大明当前的冶金工艺水平,可能根本就搞不出来。
朱靖垣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马上转脸向旁边的朱仲梁说:
“爷爷,您来的时候,去看四百二十毫米火炮研发的情况了吗?”
朱仲梁马上有些不满的说:
“我没直接去厂里,但是我始终在关注进度。
“现在四百二十毫米的新炮,是能打一千一百公斤的炮弹了。
“按照工部和工匠们以前的标准,这已经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了。
“但是跟你要求的一千三百公斤的弹重,还是差的有稍微点远。
“硬要满足一千三百公斤以上弹重,会让炮管和炮塔的重量大到难以接受。
“所以现在工厂暂时停止继续改进设计,开始专门研究炮管的生产工艺了改进方案了。”
朱靖垣听了直接点头:
“果然是生产工艺跟不上了……”
朱仲梁这时候把枪挂在了身上,来到了朱靖垣身边:
“你那个炮弹的指标要求太高了,严重拖慢了下一代战列舰的设计进度。
“我的建议是,如果不能短期内迅速提升生产工艺水平,就应该降低设计指标了。
“我认为,一千一百公斤的炮弹重量,弹重系数就已经可以接受了。
“可以先投产,后续再慢慢优化工艺,在改进版上更换舰炮。”
朱靖垣脑中归拢着自己还记得的这方面的信息:
“生产工艺始终都是要提升的,用途不只是在生产大口径舰炮上。
“不过生产工艺能不能迅速提升,这个是没办法简单预料的。
“我把我的想法写出来,发给工部去试试看吧……”
朱仲梁轻轻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你还真的有想法?”
朱靖垣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暂时还只是想法而已,我还不确定是否能可行。”
朱仲梁笑着说:
“既然有想法那就赶紧去搞。”
朱靖垣连忙答应着,继续打完了一个弹夹的子弹,走完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