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04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新天府融合归化殷人的政策已经确定,每个季度一次的通识考核已经形成惯例。
与此同时,所有举行通识考试的地方,当地生活的大明人也会分批陆续发放合格证,以合格证作为管理、登记、发工钱的标准证件。
特别是进工厂,上产线这个环节。
郝仲义为首的工厂管理层,将工厂的技术培训与通识培养融合了。
所有大明人进厂直接发通识考试合格证,混血殷人和殷人直接参加一次通识考试,考试合格了也发通识合格证。
然后,所有的新工人,跟着老工人学习掌握了生产线上用的技能,正式独立上产线工作之前再参加一次考试。
已经拿到通识考试合格证的大明人,这次只考察生产技术和基础知识。
没有拿到通识考试合格证的殷人,在学习生产技能的同时进行基础的大明通识教育,在这次考试中同时考察通识水平和生产技能。
生产技能不合格的,都是学徒工,生产技能合格,但是通识考试不合格的,是合约工,两项都合格的才是正式工。
三种工人的工钱当然是有差距的。
学徒工和前两者之前的差距要大一些,合约工和正式工之间的差距略小一些,但仍然足够让人心疼,足够驱动合约工主动学习进步成为正式工。
朱靖垣看到他们的规划之后,就直接批准他们在纺织厂执行,并且在其他工厂推广。
郝仲义等纺织厂的管理层,只是规划了一个管理方案。
而朱靖垣则想的更远一些。
工业化,农民从农田走进工厂,从农民成为工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身份转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
城市和工厂是社会熔炉,将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出身的人,都熔炼成了城市中人。
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消除传统族群认知,建立新的统一社会认知的过程。
无论是大明人,还是大明和殷人的混血后代,还是归化的殷人,在这里都会变成工人。
朱靖垣跟郝仲义聊了一会儿,仪式也要正式开始了。
两人先后上台,简单的说了一句话,然后就开始放鞭炮,庆祝新车间正式投产。
朱靖垣站在台上,视线从下面的工匠、工人、管理层代表脸上略过,陆续发现了一些有着几分殷人特征的人。
殷人有自己的典型特征,但是跟大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