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52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垣也都还怀有几分特殊的希冀。
全程专人配合办手续、选土地、招工人。
不只是因为朱靖垣这个老板的身份高贵,否则就算是各级官吏不得不卖力配合办事,也不至于出现全体官吏欢欣鼓舞的状态。
也不只是因为朱靖垣的投资很大,朱靖垣这种人的产业,投资大,肯定事儿也多。
最重要的是,朱靖垣这个特殊的皇子注意到了松江,让松江官人看到了一个希望,让松江府更进一步的希望。
当然,不是成为后世那种直辖市的更进一步,而是让松江的地理条件真正补完。
这个世界的大明的松江府,相比朱靖垣上辈子的上海市,各方面实力和影响力都弱了一截。
在土地上看,首先没有获得包括崇明岛在内的长江口沙洲。
这些沙洲原本属于苏州,后来被世祖皇帝划给了南通,没有像上辈子那样划给给松江。
包括崇明在内的长江口沙洲,无论是对大明的苏州府而言,还是对后世的上海市而言,其实它们本身都并不重要。
但是南通把这些土地开发利用起来了之后,就反过来影响苏州和松江的地理优势了。
因为海船进了长江口,就全都归南通管了,而不是苏州或者松江,这就对苏州和松江形成了直接的区域竞争压力。
然后是嘉定和宝山这两个县,以及黄浦江入海口的东侧,后世浦东的高桥镇这块地。
这些土地原本也都属于苏州,现在也仍然属于苏州,没有和后世那样划给松江。
现在的松江府的行政区划,和四百年前的大明初期基本一样,整体上比较“扁”,近似于一个放平的平行四边形。
苏州失去了崇明等沙洲,但始终拥有嘉定、宝山,加上本来就庞大的体格,就像压在松江头的一个大口袋。
松江没有黄浦江下游和入海口沿岸的土地,天然的地理条件就始终弱于苏州。
松江的内河船要顺着黄浦江入海,就要通过完全由苏州管理的地界。
不过这时候的松江人,不是上辈子的上海人,没有家乡是全国经济中心的经历。
松江府也始终没有拥有过嘉定、宝山那些地,松江和苏州的边界已经持续四百多年了。
所以松江人和官员也不会对这种现状产生什么怨念,更多的是一种希冀,“要是朝廷把黄浦江入海口能划给松江就好了”。
不要整个宝山县辖区,单纯的就用黄浦江北岸的土地,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