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88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的条约提出意见。
“大明应该会防备欧罗巴各国各自造舰,完成之后联合起来使用与大明对抗的可能性。”
塔列朗的话立刻引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七百万甚至八百万,这个海军舰艇总吨位数据实在是太恐怖了。
世界大战中大明和泰西双方的海军总吨位也没有达到这个水平。
这种数据,相比传统海军的规模,已经有了数量级层面的差距了。
甚至有人把意见可能是再次改变条约内容重签的最后可能性了。
“加倍”
大明鸿胪寺卿沈复,拿到了法国作为代表发来的巴黎海军条约文件,大致浏览了一下。
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其他例行事务讨论安排完毕之后,沈复把条约拿出来说了一嘴。
把一份自己整理后的简要报告文件递交给皇帝,同时口头简单介绍了一下。
包括总吨位上限,各类舰船的划分标准,各类舰船单舰吨位和口径上限,以及最后的几条相对比较重要的额外规定。
让其他参加会议的九卿大臣知道具体怎么回事。
最后总结说明鸿胪寺的看法和建议:
“泰西各国打着平等的旗号,设置了所有国家都相同的限制条件。
“鸿胪寺认为,应该只有英、法、西、普、露、奥六国有可能用完全部吨位。
“其他国家多半不会完成七十五万四千吨的作战舰艇建设。
“所有泰西国家海军,最终建成的作战舰艇总吨位,预计在六百到八百万吨之间。
“这些舰艇应该在未来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内完成建设。
“如果按照此前朝廷确立的海军对等原则,也就是大明海军作战舰艇总吨位,不低于其他所有国家海军总吨位的要求,我们大明也应该增加造舰计划,加快造舰速度了。”
朱简炎看完了手中简报之后,也没有什么明显的反应,随手丢在了旁边的桌子上:
“那就把每年的造舰数量增加一倍吧。”
大明目前的造舰计划,是每年开工四艘四万吨以上主力舰。
当然,还要加上配套数量的巡洋舰、驱逐舰、补给舰等辅助舰艇。
原本是准备按照这个速度有序的替换和淘汰所有的传统战舰。
如果要达到并维持所谓的对等原则,大明就需要有总计七百万吨的作战舰艇。
其中航母和战列舰要占一半以上,差不多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