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95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升到天上去,也不想通过高额房产税这种增加使用成本的方式来压制房屋价格。
那就只能通过官营厂商配合行政相关手段来实现了。
将官营厂商和衙门连接起来的典型媒介,就是原本历史上就出现过的各类票证了。
朱靖垣可不是单纯的好心,不是纯粹的不想看到普通人被绑定在房子上。
虽然不可避免的有这方面的心态,但是让朱靖垣最终做出这样决定的关键原因,却还是为了保障大明社会的繁荣、发展和稳定。
普通人不把过多的金钱花在房屋上,才能有更多的金钱到市场上去花销。
让普通人把工作赚到的大部分金钱,都拿到市场上去消费,购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东西,享受市场上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这样既够保障市场的活性,促进市场的繁荣,反过来让普通人也能有更多收入。
同时也能够提高普通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
最终让整个社会的状态持续稳定。
只有大明社会能够持续保持稳定、繁荣、发展,大明皇室的统治地位才能持续稳定。
个人本心理想与实际阶层利益趋同的话,朱靖垣当然会去做。
只是理想往往会与现实相背离。
不过朱靖垣现在也不是初出茅庐的时候了,知道处理这种事情的时候是要循序渐进的。
朱靖垣说完了自己的计划,江户布政使陈建也大致看完了朱靖垣列的提纲文件,然后表情颇为纠结的小心追问:
“殿下……如果所有人……没有特殊朝廷认可的特殊贡献的前提下,都只能拥有一套房屋的话,现有的多套房屋院落应该怎么处理?”
朱靖垣看了其他人一眼,其他官员也都竖起了耳朵,一脸的严肃和担忧。
很显然,陈建的问题不只是他自己的问题。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官吏也就是官员和公务员,是整个社会的中产阶级中的上层。
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超过绝大部分厂商中层管理人员。
至少积累几年的工作年限,积攒几年的收入,基本都能买得起自己的住房。
所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代,官僚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传统官僚。
他们仍然是君主的直接属下,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还不是民间资本的代言人。
反而是民间资本和商人要依附于他们。
商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才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