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3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世界,波斯的主体都成了大明的狗,阿富汗周围也都是大明势力范围,其他帝国根本没途径插手进来。
大明支持波斯整合阿富汗人,完全是大坟场打小坟场,正好是业务对口的。
再加上朱靖垣提出的大规模城市和和工业化方案,本来就是后世经过检验的破除地方传统风俗的最好手段。
用工业化带来的更好的物质生活水平,配合针对性的管理者和手段,把分散生活在大山里面的山民拉到城市和工厂里面。
让城市和工厂这种社会大熔炉,把他们原有的传统尽可能的消解掉。
这个世界的阿富汗,以前没有帝国坟场的称呼,以后应该也没有机会获得这个称呼了。
贫困才要搞城市化
西北五藩国的君主各自讨论思考了几天,再次一起拜见朱靖垣。
这一次就主要是讨论后续改革中的沟通方式和细节了。
按照朱靖垣的要求,五个藩国各自组织几个官僚和家庭亲属,设立一个驻西安办事处。
负责随时与朱靖垣交换信息,上传当地的情况,下达最新的命令。
然后五国的君主就陆续启程返回本土了。
朱靖垣大体上安排好了西北五个外藩的改革方向事宜,就主动召集了自己督管地区各个省份的布政使们来西安开会。
几个省份的政务官们也不敢怠慢,马上放下手头的活儿,乘坐飞机赶到西安来。
各省布政使到齐之后,朱靖垣在王府正殿召见了他们。
朱靖垣与五个藩国的见面是半正式的,关系上是侧重于皇帝和藩国君主的关系。
而在面对各个省份的布政使的时候,就是完全正式的政务会议了。
朱靖垣也不用商量和讨论的姿态了,直接拿着稿子一项一项的给各个布政使布置工作。
西北各省份毕竟属于本土,重要性上当然是超过外藩的。
管理制度当然也要尽可能的本土化。
不过他们毕竟是西北边疆省份,当地的文化传统非常复杂,所以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也不能完全照搬核心地区的方案。
首先,通识考试合格证制度当然要全面推行,也却不能像核心地区那样直接发证。
虽然在世祖皇帝晚年的改革之后,西北地区错综复杂的各个原生和混血族群,在名义上和法律上都算是“大明人”了。
他们都有大明国族的身份和户籍。
但是实际上,有些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