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39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多了之后就意识到,是机器变得更多了,人少了。
两年前,朱靖垣在来的路上,经常能够看到人仍然比较多的村庄,有很多看上去似乎有几十户人家居住的样子。
村子里里外外有不少的人影,还有很显眼的马棚和牛圈,有骑马溜达活动的农民。
那就是还没有大规模更换农业机械,仍然依赖人力和马耕的村庄。
当时也有很多的村庄已经开始更换最新的农业机械了。
很多村庄的马棚空了,有的改成了车库。
还有村庄已经修建了简易的飞机跑道,能够看到飞行的农用飞机。
所有这种形式的村庄,村子里面和周围的人也都变少了,可能只剩下十几户人家了,因为村里面不需要那么多人工作了。
不过,这些所谓的村庄,其实不是朱靖垣前世习惯的农村,而是大农场的劳工聚集地。
通常是一两家人是农场主,而其他家庭大多都是他的雇工。
或者全部都是雇工。
这些村庄周围的土地,通常也都是属于一两家人的土地。
或者直接是皇庄的土地。
这些村子里生活的村民基本都是雇佣劳工。
现在两年过去了,已经基本看不到人口密集的农场了,马棚也基本都空了。
反倒是车库和飞机跑道近乎普及了。
村庄里面和周围活动的居民再次变少了,大部分村庄根本看不到人影了。
只有周围耕种播种妥当的土地,表明这里仍然有人在生产。
原本生活着几百人的村庄,现在可能就剩下几户人家了。
原本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农场,甚至很可能只剩下一家人,只剩下农场主自己一家了。
朱靖垣在心中感慨的同时,也下意识的回忆自己看过的数据。
大明本土的机械生产能力真的是非常强大。
自己设计出了成熟柴油机和农业机械,经过了实际的检验之后,它们在本土市场上铺开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无论是民间的农场主,还是皇庄的农场经营者,都迅速的采购了这些农业机械。
在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大明本土中原地区,从畜力到机械化的过度速度非常快,短短几年时间就进入了收尾阶段。
与此同时,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大明本土主要城市的建成区规模,也都膨胀了一圈。
这在中原的大平原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