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81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那之后的十二年里面,李宏斌每三年一次的考成都拿到了优。
从丰原布政使左参政一路晋升到了正二品的吏部尚书。
虽然有了九卿之后,吏部尚书已经不是外朝天官了,但仍然是尚书中的最热门职位。
李宏斌能够拿到吏部尚书的职务,是有一定的巧合在里面的。
首先,李宏斌本人确实有能力,还非常的会做人。
同时,皇帝有意竖立一个藩国出身的官员的标杆。
消除藩国出身的官员的疑虑,避免本土出身的官员歧视藩国出身的官员。
让所有人都相信,在皇帝的眼里,藩国出身的大明人也是大明人,与本土人没有区别。
最后,李宏斌的年龄比较巧合,安康十三年就满六十三岁了。
而吏部尚书这个职位,是皇帝选定的继承人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施政实训岗位。
六十三岁的李宏斌当了吏部尚书之后,已经没有机会向上正常晋升为九卿了。
现在正好可以在皇帝退休前两年退休,把吏部尚书的位置让出来。
现在李宏斌公开请辞,无论是不是皇帝示意的,只要皇帝同意,都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另外任命一个吏部尚书,极大概率会直接让选定的继承人来接任。
所以皇帝的继承人即将正式揭晓。
虽然几乎所有的高级官僚都知道,朱简炎的继承人其实早就确定了。
朱简炎总共有六个儿子,今年完成施政实训的只有三个。
关键是这三个皇子之间的待遇差距,甚至可以用云泥之别来形容。
某个人实在是太突出了。
一个年仅十五岁的时候,还是太上皇当朝的时候,就直接拿到了亲王封号。
其后还通过停战和谈,拿到了一堆超规格的封赏,成了最富亲王。
本人还经营着大明航空公司、大食服装商行,这两个超级厂商。
还拿着大食国这个真的是富得流油的封国的过往。
另外两个熬到三十多岁,完成了全部的地方施政实训,才刚刚拿到了亲王封号。
目前还都只能靠亲王的俸禄生活。
但再明显的猜测终究是猜测,皇帝最终公布正式的消息仍然让所有人都集中了精神。
朱简炎看了看下面微微躬身的李宏斌,然后翻开了秘书拿上来的请辞奏疏。
朱简炎基本上没有任何迟疑,就直接拿起笔批了两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