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7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初步测算结果,爆炸当量应该不少于五十万吨!”
这个消息在实验现场被宣布出来之后,周围立刻就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等到爆炸的余波基本消退,更多的传感器消息汇聚起来,更加精确的数字也被核算了出来。
这次实验装置的爆炸当量是六十五万吨。
现场的工匠们一边整理和归拢信息,一边马上将消息直接发到应天府的皇帝办公室。
朱靖垣拿到这份简单的报告之后满脸欣喜的松了口气:
“好!立刻开始准备正式弹的生产和试爆!”
朱靖垣下达了命令,相关的人员立刻开始了行动。
一转眼五个多月过去了。
大公三年十一月五日,正式的聚变炸弹实验,在相同的试验场上进行。
正式型号的聚变炸弹,代号被确定为“荷包蛋”,炸弹本身的重量仍然是一吨出头。
加上各种传感器和信号发射器之后,总重量还是两吨出头。
不过这次的“荷包蛋”与之前的验证测试弹,弹体结构上有了一个很明显的不同。
之前的验证测试弹是“两相弹”,或者说是干净的氢弹。
通过初级的原子弹的裂变反应,引发次级的热核装药的聚变反应,主要能量来源是次级的热核装药。
现在的荷包蛋是一枚三相弹。
在测试弹的内外两层的基础上,又在外壳上涂了一层铀二三八。
铀二三八本身很难产生裂变反应。
但是氢弹爆炸时候的聚变反应产生的大量高能中子,能够激发铀二三八的裂变反应。
所以在氢弹的外壳内部,涂上一层铀二三八,就会引发新一轮的裂变反应,进而能够释放出更多的能量。
这些能量甚至可以超过次级的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
也就是说,这种“三相弹”释放出的总能量中,可能有超过一半是来自于裂变反应。
这样整个炸弹就有内、中、外三层,而且要发生三成原子层面的变化,分三次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所以这种炸弹才会被称为三相弹。
在朱靖垣的前世,绝大部分的氢弹,其实都是三相弹。
世界上上最早的氢弹也是三相弹。
在氘化锂六这种固态次级装药被发现之前,美利坚直接使用液态氘氚作为热核装药做出来的早期巨型氢弹,都会在外壳上使用铀二三八涂层来增加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