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9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解决了步进式光刻机的最大痛点,让芯片良品率提升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
同时将光刻掩膜消耗数量降低了好几倍。
相应的,相同规模的芯片的最终生产成本,也从两三百美元直接降到了二三十美元。
有了这样廉价的成本,微芯片才有了在民用市场普及的机会。
大明朝廷现在也有着非常类似的需求。
泰西战争停止了,大明似乎是真正统一天下了,朱靖垣也开始大规模的裁军。
但是朱靖垣可没有撤销军队,也没有停止新型武器装备的开发。
大明四军都在全面列装和升级导弹系统,对微芯片的需求也在迅速而全面的飙升。
大明军械部正在按照大明皇帝的指示,根据大明空军和海军的实际需求,开始研发类似f14的第三代战斗机。
这种战斗机将会搭载专门的计算机,搭载早期的相控阵无线电探测设备。
新战绩上大量的新技术堆砌,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半导体芯片。
即将发射的具有实用架子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配套的运载火箭的通讯和控制设备。
也都需要有形成足够强大、功耗足够低、重量足够低的半导体微芯片。
应天微芯手搓的八三芯片,以及少量手搓的十六二芯片,一直在配合相关部门做相应的测试。
十六二芯片将会新一代飞机和战车以及战舰的计算机核心。
导弹的导引头所需的芯片,倒是要在八三芯片的基础上,专门开发的低成本量产芯片。
因为导弹导引头这东西真的是一次性的自杀式零件……
在这样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朱靖垣利用自己原有的半导体知识,引导工部制定了半导体产业的布局。
从安康十五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用了五年多的时间,逐步完成了现在这一整套的半导体产业链。
大公六年三月十五日,大明的九卿中分管工业的司空汪莱,专门来到了朱靖垣的办公室。
汇报大明半导体产业建设的阶段成果。
报告微芯片计算机的测试初步完成的消息,并请示是否开始正式部署微芯片计算机和互联网。
朱靖垣看了汪莱的简单报告之后,让他组织一个集中汇报和封赏会。
直接在奉天殿下的大明社稷库召开。
整个半导体产业的主要设备,主要的成品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全部正式存入大明社稷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