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69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成熟工艺的光刻厂,只需要不断的接单生产就行了。
ad原来的光刻厂格罗方德,给ad生产处理和显卡的时候,因为没有利润都快倒闭了。
脱离了ad,专职干芯片代工之后,反而活的越来越滋润了。
主要是不需要投钱搞研发了。
光刻机产业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如此高精尖的。
这个在行业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是没有特别高的准入门槛的。
毕竟,精度低的时候,很多事情都好说。
8086是三微米级的芯片,甚至可以用显微镜看到线路,可以直接手工画图仿制。
只要花钱花精力就能慢慢手搓出来。
但这种模式仅限于实验室状态,真的手搓不但效率低到离谱,关键是速度和良品率根本没有保证。
朱靖垣前世本土在七十年代就干过类似的事情。
想要真正的实用化,就必须要走标准化和批量化的道路,就要有配套的工业和技术体系,生产出能用的光刻机。
进而把老师傅手工刻印章的过程,变成工业时代的机械化的自动印刷。
后来由于某些原因放弃了这个过程。
这个世界的大明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初步走完了这个过程。
首先制作相对容易实现的早期的接触式光刻设备。
虽然接触式光刻的芯片良品率低下,单位成本高昂,但是可以尽快生产出实验性质的芯片,方便设计和改进。
然后一边测试和改进芯片设计,一边继续研发正式的投影式光刻机。
直到大公五年的时候,大明的投影式光刻机才终于定型了,目前可以实现两到四微米的生产工艺。
未来几年将逐步实现一微米级的生产工艺。
在朱靖垣前世的历史上,七十年代的tel 8086处理器,就是用的三微米的生产工艺。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tel 80386和80486处理器,用的都是一微米工艺。
光刻机的工作状态近似于印刷机。
有了光刻机之后,才能建设产业链的真正核心——半导体芯片厂。
所以在两代光刻机之后,被消息进入社稷库存档的,是一批生产出来的芯片,以及对应的设计文件。
其中最重要的产品当然是微处理芯片。
使用四微米工艺的八三型处理器,使用两微米工艺的十六二型处理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