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1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实际上由于硬件性能限制,再加上各种衰减和错误纠正的损耗,最终实际传输速度在每秒十万字以内。
相当于前世200k的下载速度,放在这个时代已经很厉害了。
其他的次级部门和机构的办公室,实际的网络速度都在两到三万字左右,也就是40到60k的范围。
朱靖垣对现在这个情况比较满意。
现在刚刚搭好了架子,就已经达到了拨号上网时代的速度。
以后随着半导体产业升级,微芯片效率不断地提升,网络速度也会持续向上飙升的。
下一代处理器和硬盘,至少要让目前的理论网速落实下来。
就算暂时无法大规模普及,在自己的使用范围内,肯定是要做到极致的。
汪莱和几个工匠们一起,陆续介绍完了互联网的硬件设备,然后开始说明互联网本身的情况。
或者说是目前暂定的整个互联网系统最基本的运行规则。
例如网络地址的分配和管理方式,例如不同设备建立通讯和传输数据的流程。
例如防止泄露的技术和数据校验的逻辑和方案等等。
朱靖垣知道互联网在未来的潜力有多大,那甚至有机会成为另外一个虚拟的世界。
朱靖垣不希望未来的大明互联网世界变成自己前世的那种状态。
所以从一开始就参与了互联网规则的制定。
不过朱靖垣不算是专业人员,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并不擅长,只是在方向上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比如说对于最基础的网络地址的管理和分配系统。
任何一台或者网络设备,要加入“大明计算机器与数据互联线路网”,就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设备的标识。
让其他计算机知道它的身份,能够与它连接和交换信息。
相当于计算机的身份证号。
朱靖垣前世的ipv4地址,长期以来都是不完全固定的,甚至越来越接近于完全不固定的。
朱靖垣现在直接要求互联网部门,要将大明的网络地址设置成固定且唯一的。
任何一个设备都有且只有一个固定地址,且与拥有者的身份绑定。
同时,在技术和环境成熟之后,为所有大明人预先分配一个固定网络地址,在他需要办理网络服务的时候启用。
如果未来有需要或者有能力去实现的话,可以尝试将这个固定网络地址编号与多种社会信息同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