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5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二是对于本土的基层吏员,首先实行定期按比例强制汰制度。
“无论考核评价如何,都要在任职一定期限后都要直接裁汰,因为他们的评价不一定是真实的。
“评价优良的,可以选择调去异地衙门任职,要么和评价中差的同时卸任。
“评价优良的吏员,卸任一定年限后可以再次申请就任。
“这样做,会让基层机构人员无法长期稳定,让基层办事人员始终在不断更替换代。
“也会让无意于去异地任职的人,从一开始就不会选择去当吏员。
“大明的读书人足够多,淘汰掉不愿意去异地的人后,应该仍然能够招募到足够的办事人员。
“第三是逐步实现本土基层吏员的异地任职制度。
“大明的小学教育是免费的,不能说官话的基本都是老人了,数量还会不断地减少。
“实际来衙门办事的人,会越来越多的能够说官话,可以随着这个过程逐步实现基层吏员异地任职。”
朝与野,生产过剩,吏部尚书
朱靖垣听着儿子的说法,真的是稍微有点意外的。
朱迪镧这个让官员定期下台的制度,要设计形成两个互相针对的官僚群体,有点像前世泰西的多党制。
多党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可以遏制官僚体系腐败。
但是和所有的制度一样,一旦机构本身的组成部分腐化了,遏制腐败的方法也就会变得流于形式。
比如美利坚的两党,已经形成了轮流上台疯狂捞钱,下台之后互相不揭老底的默契。
除非有人动了整个统治集团的利益,才有可能会被神经病枪手做掉。
其他人只要在规则之内捞利益就不会有事。
不过也就是看起来有点像而已。
大明就算真的要建立官僚群体轮换制度,本质上也会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制度。
泰西式朝廷的基础,是多党制度与选举制度。
从上到下的各级衙门主事官员,通常是定期选举直接产生的。
然后这些被选出来的主事官员,直接任命自己圈子内的人去当各部门官员。
大明朝廷不可能实施这样的制度。
同时,大明的官员晋升和任职,都是由吏部及下属衙门负责,都是要通过考核筛选的。
不可能允许主事官自己去选人,就算是秘书都不能让他们自己选。
具体应该怎么搞,有太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