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40章,大明1805,王子虚,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特点。
人类按照自己的标准,判断机器们有没有自我意识,可以说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工匠们无法通过直观的表现判断机器是否有了自我意识。
只能通过机器的表现侧面评估。
工匠们在明年建设更加复杂的机器,将实验体的智能原件数量增加到一百万。
准备更多的、更加复杂的、更加深入的学习数据。
同时暂时继续保留现有的八台机器,并且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以科研人员的身份参与简单的科研工作。
在这些直接实验的同时,还要继续评估机器体内的数据变化,以及能量场的变化。
朱靖垣看完之后思考了需求,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提什么要求。
自己没有看到现场,对于项目没有整体的了解,对于细节更是一无所知,胡乱给意见不太好。
不过朱靖垣确实期待实验结果。
结果到了第二天,朱靖垣还真的见到了更加重要的实验结果。
工匠们更加确定这些机器已经有自我意识了。
主要是他们之接参与的那些实验,在他们参与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意料之外的情况。
首先,作为机器的瀛洲五号对于数据问题格外的敏感。
人们处理大量庞杂复杂的数据的时候,需要借助计算机工具编制各种程序。
拟定各种各样的条件和限制,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过滤搜寻。
瀛洲五号经常能够一“眼”看出存在的问题。
只要完整的扫描一遍数据,就能迅速发现绝大部分细微的问题。
包括处理工具无法通过条件筛选出来的数据。
相互之间有复杂关联,大量数据互相印证,才能确定有问题的数据。
在传统计算机程序里面,甚至是在传统的单体智能机器上,做起来都像是大海捞针的问题。
在它们这里都是摆在台面上的东西一样清楚。
按照瀛洲五号自己的回答,它们看那些数据中的问题,就像是人类强迫症看到规则画面中的污点。
那些不和谐,不合群,让人感觉扭曲的数据,都格外的显眼。
应该是由于脑子结构相似的原因,它们处理数据的过程有着类似于人类思维的跳跃性。
同时它们仍然还是机器,所以还有着传统机器的准确度和速度。
所以他们能够迅速找出数据问题的所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