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章 第 7 章,陪达芬奇超神的日子,青律,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约束,从自身的劳作习惯中得出一天与四季的观念,甚至按照农活来划分时间。
比如一个典型的日耳曼部落的历法:“休耕月”(6月),“收割月”(7月),“播种月”(9月),“酒月”(10月),“打谷月”(1月),“枝月”(2月),“牧月”(4月)。
查理曼曾经想用这些名称来统一历法,但是没有成功,因为这些叫法在不同地区代表了不同的时间。
?中世纪的人们有“几点钟”的概念吗?
作者:ti o&039;neil 译者:朱宇晴 ≈ 陈常然
大多数乡民或是农民并不是特别需要知道准确的时间。他们往往通过太阳移动的轨迹将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计时对于僧侣而言则更为重要,因为他们需要严格遵守时辰礼仪(译者注:即liturgy of the hours,通称日课,或称日常礼赞、时辰祈祷)。
时辰礼仪是依照时间进行祷告的仪式。一天的时间会被分成以下这八个礼仪时刻,而僧侣们需要定时祈祷:
夜祷(ats)夜晚或是午夜
晨曦祷(uds)凌晨三点或是清晨
第一时辰(pri)早晨六点左右
第三时辰(terce)上午九点左右
第六时辰(sext)中午
第九时辰(none)下午三点左右
晚祷(vespers)下午六点左右或是晚餐后
睡前祷(ple)晚上九点或是睡前
在这些时刻,规模较大的僧院和大教堂的牧师会礼堂便会敲钟。钟声响起,召集僧侣们前来祷告。对于生活在附近的乡民和农民们而言,钟声也将他们的一天分成了不同的时间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