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徒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四章 采薇 (二 上),开国功贼,酒徒,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什么远见卓识。但作为这伙人的主心骨儿,他可不敢只顾眼前这两亩三分地。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都可能令洺州军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洺州军完了,平恩三县的十几万百姓也就跟着完了。值此乱世,你甭指望官军对陷入匪区的乱民还保持着什么军纪。常言道,“过兵入过匪,过匪如过兵”,兵兵匪匪的折腾两回,再繁华的城市,能剩下的也只有蒿草了。
“马上就要开河了!”段清当然也没指望三言两语就说服程名振,咧着嘴提醒。前一段时间官军之所以没能打过漳水,并不是完全因为他部署得当。在很大程度上,大伙还能保证战火没燃到漳水西岸,是因为老天爷保佑。此刻正值冬末春初,从南方吹来的风乍暖还寒。漳水河的冰面一部分已经融化,一部分还平滑如镜。大队人马踩上去,十有八九得掉进河里喂王八。而扎木筏强渡的话,又会被河道中的残冰所阻挡,轻易难以接近岸边。
为了避免官军的偷袭,程名振把自己手中所有斥候和王二毛带回来的那些骑兵全派了出去。日夜不停地沿着河畔巡视。这种戒备的举动无意间令几支来路不同的官兵对洺州军的实力产生了错误判断。骑兵是名贵兵种,不算铠甲器械,一名轻骑仅仅每日连人带马的伙食耗费,通常也为一名步卒的六倍。而程名振既然能养得起“上千”骑兵,其麾下的喽啰总数肯定不是传说中的七千出头。按照张家军和高家军的骑兵和步卒比例,前来剿匪的将领们判断,程名振麾下的喽啰至少也应该在两万以上。这还仅仅指的是战兵,如果把携裹在内的流民也算在一起的话,此刻在清漳城附近与官府隔河对峙的,至少应该是五万大军。
程名振也乐于给对手造成这种误解。迫于薄弱的供给能力,他在平恩三地一直走的是精兵路线。事实上,眼下洺州军所有能上战场者加在一起,人数也不足一万。就凭手中这五千多战兵,四千多老弱病残,想顶住河对岸三路大军进攻?那简直是痴人说梦!一旦漳水河完全解冻,官军有了强渡的条件。不用三路大军齐上,随便一路杀过来,都会把他逼得毫无还手之力。
“呜呜,呜呜,呜------”河对岸的角声不解人心中烦躁,兀自喑哑地吹个没完。那是三支来自不同方向的官军在试图互相联络,以备过河后协同作战。其中曲调最为雄壮,传达的意思也最为准确的那支队伍据说来自京师,是左武侯大将军曲突通的部属。原本追随曲突通一道去塞上解雁门之围。如今昏君杨广平安南返了,这支兵马也就腾出了手来,由虎牙郎将桑显和带领前来河北剿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