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上午晚上工两小时,陈伟南今天比平时晚下工整整半小时才挑完十五担稻谷,拿到二十工分。
十天以后,陈伟南拿着大队预支的十块钱再次跑了趟县城。
大前门开道,又买回来三斤大肥肉,十多斤没有剔掉碎肉的大骨头,三斤棉絮。
看得大队社员们咂舌不已。
陈伟南败家子儿的名声也在大队变得更加响亮。
甚至还有人帮陈伟南算了一笔账。
抢收期间买了两次六斤肥肉,几十斤大骨头,抵成稻谷的话差不多两百斤。
顿顿白米饭还要吃掉一两百斤稻谷,总共四百斤稻谷。
一家人在抢收期间拼了命上工也只能挣八百工分,从大队换回去四百斤稻谷。
相当于陈伟南一家在抢收期间挣到的工分全都进了肚子,一点儿没剩下。
其他社员都指望抢收时多挣点儿工分,补贴基本不挣工分的冬天,保证家人全年不饿肚子。
结果陈家竟然把挣到手的工分全吃了。
等入了冬,大家没法儿下田挣工分,看陈伟南这个败家子拿什么去换肉换粮食。
虽然很多社员都在心里羡慕陈家可以经常吃肉,顿顿白米饭,但更多社员等着看陈伟南冬天没饭吃的笑话。
导致整个抢收期没有一个社员打陈家工分的主意,就连大伯一家也没有任何动静,生怕二弟家断粮后来自家打秋风。
等大队所有稻谷全部晒干入库,一年一度的分粮大会也在所有人的期盼中开始。
分粮当天早晨天还没亮,老爹跟老娘就着急忙慌赶到大队部排队,生怕自已去太晚,粮食都被分光了。
陈伟南心里一清二楚。
大队每年收获多少稻谷基本都是固定的,减掉需要上交公社的粮食,大队再留一些应对意外情况的预备粮,剩余粮食会提前根据全大队的工分总和算出每个工分能分多少斤粮食。
除非大队发生水涝跟旱灾,否则每个工分能换到的粮食基本都是固定的半斤。
不管去早去晚,都能分到属于自已的粮食。
话虽这么说,但陈伟南并没有打击爹娘想要分到粮食的急迫感。
毕竟一年到头也就分粮,分钱,过年……这几个时间点能让他们高兴一下。
而且这是跟大伯他们分家后第一次分粮,拿到的粮食全部属于自已,想不高兴都难。
陈伟南跟媳妇儿带着两个小丫头赶到大队部时,院子里已经挤满人,不时发出一阵惊呼!
“陈大山家总共三千零五十六个工分,可以分一千五百二十八斤谷子…”
大队会计一边核算工分一边把最终数字报给陈大山,确认无误签完字,就可以拿着收条去仓库领粮食。
结果一出,大队部再次响起一阵惊呼,陈大山本人脸上也露出了非常满意笑容。
看着三个小孩非常高兴,脸上都快乐成一朵花儿了。
他家有两个半劳动力加两个小孩,总共五口人,一年时间挣三千多工分应该算是很拼了。
但所有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有了这一千五百多斤稻谷,加上一个月前分到的几百斤包谷,今年他们家肯定能过个好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