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工地里的小社会
李想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章 工地里的小社会,寒门孝子:带着瞎眼爸妈上大学,李想想,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光荣的时候。
根据王衍这段时间的观察,这个工地里的人大致分成了3类,1类是建筑公司内部员工。
这些人比较年轻,多数是2十到3十岁左右,主要是操控工地的各个大型机器,或者是干文职。
他们平日比较活泼,动静也比较大。
下工休息的时候,不是在摆弄手机,就是1群人聚在1起玩,不怎么来王衍他们宿舍这边。
这些人也大多都不在工地住,他们更乐意下班后去外面喝酒和玩。
相对来说,他们的活更轻松,赚得也更多,还有各种公司福利。
6阳晖跟王衍说,这就是多学门手艺的好处。
现在不是以前了,什么都是人力,不管是盖楼还是在其他方面,机械的运用取代了大部分人力。
王衍对这1点很是赞同,其实念大学也不是唯1的出路。
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是学霸,如果真不是学习的料,早点去学个手艺技术也挺好。
村里就有人早早不上学了出去学挖掘机跟厨师什么的,也都好找工作。
至少养家糊口不是问题。
还有1种,就是像6阳晖这样,干建筑很多年了,自己也有脑子,能拉队5外包1些工程项目。
但6叔也跟着他们1起干活,他手里人不多,就算把王衍也算进来,还不够十个。
跟赵钱那种直接跟公司对接的大包工头没法比,也能挣点钱,也费心也有压力。
不过像赵钱这样的,可能过得也没那么轻松。
王衍干了十天,就看见赵钱发过两次脾气,拿着手机不知道在骂谁。
那个秃头大叔脾气真的很暴躁,很少看到他有笑脸,工地的人都比较怕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