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七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章,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七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钱,也经不住随便霍霍。
经费超过300万,就值得举行一次小型会议,让大家好好讨论一番了。
面对这份申请,首先开口的,物理学院的陈院长:“基因实验室做出了CNS级别的成果,的确应该奖励和鼓励。但我认为,五百万太多了。”
各个学院日子都不宽松,实验室就没有不缺钱的!
给生科院多了,那分到其他学院的,就少了。
数学院的吴院长起身,据理力争:“CNS正刊级别的学术成果,难道还不值五百万?你们物理学院每年都花几十个五百万,我也很好奇,什么时候物院能不靠和外国人合作挂名,出个成果。”
陈院长的表情顿时十分尴尬。
物理是个非常烧钱的项目。
举个例子,量子对撞机,360亿。还只是前期投入。
这导致有的外籍学者,在自己国家拿不到经费,便会转身和华国的高校合作。
通常来说,论文都是挂的共同一作。国内学者们也的确能在外籍学者身边学到东西,但总避免不了定位为“提款机”的尴尬。
因此,物理学院虽然论文发的多,但底气却并不充足。
秦院长也道:“是这个道理。如果沿着这个方向一直做下去,再发几篇CNS,都不是问题。”
只是要钱可以,但是这经费占的可是生科院的额度,怎么到头来成果还落到数学院头上?
这总让秦院长有种嫁出去的女儿胳膊肘往外拐的错觉……完全是拿娘家的钱补贴婆家啊!
因此,她的态度有些犹豫不决,模棱两可。
虽然在争取,却显得不是很积极。
在场的,除了八所学院的院长外,理工部的诸位院士,也收到了邀请。
有些没来,有些利益相关,还有些利益无关的,也来这里看热闹。
其中,数学院以7位院士的数量一骑绝尘。在吴志天的带领下态度十分鲜明。
看的一边的叶勤学很是着急。
又窝火。
这感觉就像是,自己学院摸牌的时候拿了一双王炸,却打的稀巴烂。
叶勤学去了趟会议室门外,也把秦敏慧和李东伟叫了出来。
“你还真当乔御是数学院的学生了?”他问。
秦院长道:“他的第一专业是生物,当然是我们生科院的学生。旧伤期刊上没这么写的。”
这些天,她可没少被同行笑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