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七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1章,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七流,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药去运营吧,设置个奖,横竖我也用不完这么多钱。叫寻安奖,奖励生物和数学领域方面的青年人才,四十岁以下。要求是华国国籍。”
系统一愣:“也行,奖金多少?”
“诺贝尔奖奖金多少?”
“一千万克朗,折合美金140万。”
“那寻安奖,就1000万人民币好了。”
乔御一直觉得,国内各个奖项都有些抠搜。
像是华国最高科技奖,也就500万。
这导致大部分做科研的学者,长期都处于一种收入和学历不对等的状态。
并不是说学历越高,挣的钱就必须要越多。而是这个付出和回报的比例十分失调。
大概对科研人员要求太高,总希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
国家给袁院士分了套别墅,都有人在网上大呼小叫。
乔御自己也是做科研的,他日子过的很好,也从不缺科研经费。
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清楚如今国内科研界现状。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过具体怎么操作,还需要乔御再思考思考。要设置一个奖项,从审批到委员会组建,再到拥有公信力,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反正最近他也没事干。
*
对于乔御的归来,燕大师生都表示了热烈欢迎。
在他们的认识中,乔御几位教授只是出国学习了两年。
至于是去的是长岛的冷泉港实验室,还是加州大学的劳伦斯伯克实验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没什么关系的。
谭子睿教授请了三个月的长假,估计要下学期开学才会回来。
乔御琢磨了一下,这学期都要结束了,占别的老师的位置,给学生们上课也不太好。
但是之前连续两年的实验的确做的想吐,暂时也不太想开新课题。
于是,他盯上了生科院其他孱弱的教授。
今天,去寇教授的实验室逛逛。
明天,到张教授的实验室走走。
乔御道:“没想到两年不见,你都评上长江学者了。”
他的语气十分欣慰。
张开伟笑着回答:“嗐,我还是年龄大,加吃老本。最近其实没什么研究成果。我倒是挺怀念当初和您一起做实验的日子的。”
张开伟在面对乔御的时候,甚至不知不觉用上了敬语。
乔御:“我今年的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