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章,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今既有许多外地的商贾客流,又有一大批渠县杞县的外来务工者,还有因石桥修建好,增多了不少从府城到来的游客或小商户。
说起这石桥修建,当真是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便是他们这些为着沉水香,每年都得往来安南一趟的商队。这次从石桥直达安南,对于这其中节省出来的时间,以及财力物力的少耗费,都大为惊喜。
当初要是有这么好的交通,这位韩县令允诺他们可免租五年等各种优惠时,赵四郎还真就愿意在安南开设一间商铺。
不过眼下便是再心动,赵四郎也不会跟韩彻提起此事。要知道便是铺面没法再如以前那般给优惠,但赵四郎也相信,只要他现在提出来,这位韩县令便是自掏银钱,也会帮他把这事办成。
可安南县一间铺面的五年租金又才多少银钱?赵四郎这两年帮着韩彻跟韩大娘捎带平安信和物品,图谋的自然不可能是这么点银钱。
好比这次过来,姐夫齐五郎按照韩彻在信中的书写,帮着他购置了一大批京城各大书院售卖的科考方面的教材,也都是托赵四郎帮忙带过来的。
要知道朝廷重文,故全国各地郡县都分别设立官办的郡学或县学。甚至北地一些乡里,也有官办置学。
但同样受经济和政治都以北地为中心的影响,时下地理位置越是往南,在教育方面便越是不行。尤其是安南这等最偏远,历年来更是作为京城北地官员流放发配首选毒瘴之地,过去竟连县学都没有。
不仅如此,韩彻还去过县城唯一的一家书店,发现很多北地学子必看的科考相关的教材或书籍都没有。
试问这样的学习环境,对于安南过去二十年,平均五年还能出一个秀才,韩彻都觉得这是极其难得的事。
“真是万分感谢四郎。”韩彻高兴道。
“大人勿要这般客气。”赵四郎忙作揖还礼。
韩彻当然也知晓天上没有免费的馅饼掉,所以每次拜托赵四郎帮忙后,必然都会给予他一定的回报。
这次也是一样。
赵四郎是商人,他来安南便是为着赚银钱。赵家作为京城大商户,经营的当然也不止沉水香一门生意。
于是赵四郎送完书籍和韩大娘托付过来的平安信以及物品后,刚一回到客舍,便有人将他这次还想要采购的白糖一事解决不说,便是近日城内时常处于断货状态的茶油,来人也热情又客气的询问他们可要购置。
这批货是韩彻特意从职田中给赵四郎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