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2章,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几年,虽然安南的官道修建出了一等二级的标准,可裕州其他地方的道路修建却还没条件跟上。因此眼前的这些官道虽比裕州其他地方宽敞,但比起安南的官道来说,还是要差了不少。
这次约伴同行的大商队,也是往来过安南做生意好几次的,商队的领头者姓吴,外人常唤吴大郎,跟韩彻也打过几回交道。
像安南最早种植甘蔗时,韩彻还给吴大郎和安南农户做的契约书上签字担保过。
“像你们这种做生意,也着实辛苦。”连着坐牛车赶了一个来月的路,韩彻觉得骨头都快要被颠簸散架了,便这般与吴大郎说道。
“辛苦倒还不怕,最怕就是路上会碰到盗寇贼匪。”吴大郎叹气道。
“也是。”韩彻也叹了口气。
“大老爷其实勿要担忧的。”吴大郎受影响也习惯了这般称呼韩彻:“那些个盗寇贼匪虽厉害,但他们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劫官家的车辆或是书生。”
时下交通不便,不仅常有官员外放,也有各地考生需要进京赶考。
官身就不说了,一旦惹上是会遭受朝廷通缉。而书生别小瞧他们暂时是没有官职,但架不住他们以后很可能会有啊!各地盗寇劫匪便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凡外放官吏或书生,皆不会轻易打劫。
便是一不小心打劫到书生,大部分的盗寇劫匪也会自认倒霉,把人放了,钱财也退还给对方。
牛车赶路的速度没法快起来,约莫又走了二十来日后,吴大郎所带领的商队已经抵达目的地。但韩彻一家,还得继续往北赶路。
此时他们已经行走在归属于北地的范畴,跟裕州整体对比,给韩彻最大的感觉便是沿路所能见到的高山密林在减少,耕地在增多。
土地是时下社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耕地的多少便显示当下区域的开发程度。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南方地区在经济和政治都远不如北地,如江南地区便一直都有富庶水乡,繁荣发达着称。
就这般又行走一个月,韩彻一家终于抵达京城。
作为时下的经济和政治最中心区域,京城的繁华热闹可想而知。韩彻一家在排队进城门时,随处可见牛马驴等家畜拖运着满满的货物。
“这位郎君,你们可是从南地来的商户?牛车上的这些货品是要拿到哪去售卖的?作价几何?”
韩彻刚接受完检查,进了城门,马上便有人凑到他面前来,十分感兴趣的询问起来。
不用说,是刚才守卫在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