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1章,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安置
前段时间衙门所发布的公文,其实并不止分发孜然种子这一条。
两年多前那批自赎自身,被韩彻安置在职田的孩童,有大约十来个今年满了十五周岁。朝廷规定,凡年满十五岁者,便可成婚。
还有不少十三四岁的,也马上便要年满十五周岁,步入“成年人”阶段。
衙门便决定给这批孩童以职田为中心,最终择选出一处距离职田并不太远的荒地,预备建设新的村庄作为安置点。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的生活和落户,村庄的房屋一律由衙门出资,组织人手去修建。分发给他们的田地,也会由衙门雇佣些工人过来,与这些孩童一起去做前期的开垦。
官府还会分发一定的种子农具,以及一头耕牛帮助他们更快稳定生活。村子里的村长和里正,也都是由衙门这边安排适合的人选过去任职。
至于当初韩彻刚让大家自赎自身时说的,待成年后让他们自行选择要不要归家一事,这次官府根本就没提。
柏州过去那么的贫穷,能被父母抵押出去,并且至今都未来赎回的孩童,过去在家里过得日子也可想而知,感情自然便也所剩不多。
少部分便是还对父母在心中抱有感情和期待的,在职田的这两年多的共同生活下,也让他们对伙伴和佃户们产生了不想分离的感情。
他们习惯了跟同伴们在一起,也习惯了听官府衙门的安排。在这里吃得饱穿得暖,也没有动辄打骂,更是他们过去从未感受过的美好生活。
到最后,自然便是官府怎么安排,他们便怎么听从。
一下子要安置这么多孩童,为他们建设出一个新的村庄,对衙门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不过再多的钱,韩彻也甘愿出。
或者更准确一点的来说,打从两年前,韩彻提出让这些孩童自赎自身的时候,心里就从没真打算让他们再回那样的父母身边去。
只是时人看重品德,也极为注重孝道。父母纵是有万般的不是,世人也要求做子女的去孝顺依从。
韩彻并不信奉“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句话,也别拿什么过去家里贫穷的话到他这里来做借口。这几年韩彻给柏州的所有农户都按户分发棉花种子,教授他们各种技艺,现如今谁人不知柏州的百姓暴富起来了?
可这两年,又有几个做父母的来跟官府把自赎自身的孩童赎回去?
奈何眼下韩彻也没办法跟这种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信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