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9章,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改革
齐五郎所担忧的事情,韩彻心里也都十分的明白。
之前带着工作组在各地巡查时,韩彻就已经发现,几乎所有地方的常平仓,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弄虚作假的问题。
作假手段浅薄的,韩彻光是通过实地考察,和向当地百姓打探,再结合账册上所登记的购入和售出两方面的粮价就能看出来。然而更多的是手段高超的,他们并未在粮食价钱方面作假,而是在购入和售出的数字上去动手脚。
只要账册上所登记的数字最终算下来是对等的,那么过去每年到底购入了多少粮食,又售出了多少粮食,朝廷想要探查清楚,那就真的很难了。
对于这部分的探查,韩彻是通过实地的考察,还有从各州府所登记的总户数和粮食耕地亩数,人均亩产量和当年向朝廷缴纳的赋税,以及民间查询得到的一系列数据,再逐一核算后,先得到一个当年官府需要收入或抛出的粮食大概估算值。
最后韩彻再与账册上所登记的数据做对比,就可以看出来各地方在常平仓这块大概是跟朝廷虚报了多少。
当初刚了解这里边的情况时,韩彻也确实感到过震惊又气愤。
朝廷划拨银钱给各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在粮食产量丰收的年份,提高一部分价钱收入粮食,以免谷贱伤农。
收取到常平仓里的这部分粮食,官府既可以就近调拨去缺粮的地方,起到赈灾的作用。也能在歉收年份时,以相对低于当时的市价去放粮,以免谷贵伤民。
所以常平仓的设置,本该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却因为朝廷没办法监管到位,变成了地方官员谋得私利的来源之一。
更让韩彻感到心痛震惊的是,账册上所登记的粮食现有数字,都极可能是虚构的。实际一些地方的常平仓里,并没有那么多的粮食。
这若是突然遭逢灾害或意外,朝廷从本以为该有粮食的常平仓里去调拨,结果就是根本就拿不出来,最终遭殃的就是那些等着救灾的地区和百姓。
因此,在巡查期间,韩彻越是对各地常平仓存在的问题了解的越多,他就越是不能再任由这些情况继续发展下去。
然而韩彻现在也没办法直接向朝廷检举这事,实在是这里面牵扯的人数太过庞大,一旦开始清理,那是全国上下所有的郡县里面,都会有一大批地方官员被牵扯出来。
穿越过来的这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也让韩彻看懂了如今的朝堂局面和风气。
也莫说是普通官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