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孺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流放后我靠种田位极人臣,孺人,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家了解的肯定也不那么充足。
韩彻是不可能一直留守在江南区域的,更不可能贸然越权去插手地方官府的事务。
不过只要官府肯推广,必然就会有一些百姓将其制作出来,再试用一下的。
那么只需这些农具的效果确实好用,想要在江南区域实现全面推广,其实也不过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这次运输,前面的两次转运也都和上一次全段运输试运时一样。
从松州港口出发,行船三百多里后进入到安州。
按照漕运改革后的新规定,安州之船不可入阴州,所以韩彻在安州这里进行了此次运输的第一次转运。
眼下也正是各地需要将征收到的税收送至京城的时段,不过韩彻之前在出发的那段路程中,就给工作组做了任务分配,安州今年的秋税不仅早就已经运输走了,并且船只都已经返程回来了。
转运过后,就又继续行船两百多里抵达阴州。
在这里,韩彻接收到了比松州常平仓放粮时间更早好几月的阴州常平仓交付过来的,又一大批土特产和手工制品。
同时,从松州常平仓那边收来的一些土特产和手工制品,又被韩彻直接在码头,全部都以高于当时松州常平仓账册上所登记的价钱,开始进行大批量的抛售。
要知晓时下最难的就是运输,故一些在松州极为便宜的土特产或是手工制品,一拉到其他没法生产或产量极少,又有一定需求的府州后,价格往往都是很美丽的。
韩彻又并不是专门做生意的,所以他往外售出的价钱这块对于阴州来说,可以称得上一句物美价廉了。
这消息顿时就以极快的速度传播了出去,阴州这地方的大商户知晓后,纷纷争抢着想要购买。阴州地方官府听闻这事后,更是震惊不已。
“大人,他这不是公然行商么?”这日,阴州那位王长史就跑去跟程刺史这么说道。
“你可亲自去码头看过?”程刺史就问他。
“未有。”王长史回道。
“那可有曾寻来购置过货品的商户,做仔细询问?”程刺史又问道。
“也未曾。”王长史显然并不在意这方面,还不当一回事的说道:“问与不问,他不都是行商了么!”
“然,我这边派人去仔细询问过的。”程刺史就说道:“韩大人此次虽是行商,但却算不得与民争利。往后,你也切莫要再来与我说这事了。”
“大人,这是为何?”王长史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