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 113 章 高调见报,民国小掌柜,折吱,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位叔伯细细想想,可是这个道理?”
喔,是,是!!
他们买过繁市、北城的报纸,的确见两地转载过符城日报的新闻。
这么说……他们只要捐些钱,就……就能在全国的父老乡亲面前高调地露个脸了?
阿笙的那句,介时见报,难保会有外商途径符城,便前来他们店里进货。
在外做生意的,有几个不想要名声?
这有了名
声,这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得,还愁没生意做呐?
孙掌柜早年是剃头匠出身,全靠娶了郑记食铺的寡妇郑采荷日子才渐渐地好起来。
这位孙掌柜对钱财向来看重一些,但见他喝着茶,“阿笙啊,孙伯伯多嘴问一句,现在你你善事名单里头,都有谁啊?”
二爷、胡队,还有济和堂的马大夫amp;hellip;hellip;唔,我想想amp;hellip;hellip;人数实在有些多,我这一下子有些记不住。⒂『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胡队明白,到底是在巡捕房工作嘛,总得给咱们百姓起个头。至于马大夫,他同你爹爹一样,早就是咱们长宁街上人尽皆知的大善人了。
这,这谢二爷图什么呐?图名声?”
这些人自己奔着名声去,便不会想到,这世间,总有人不为名,只为对得起自己那颗赤诚的心。
阿笙摇头,“这我便不知了。”
在坐的其他掌柜道:“哎,瞧你这话问的,这出名的机会,谁不要啊?”
有人打听:“二爷捐多少啊?”
阿笙竖起一根手指头。
有人猜测:“一百件冬衣?”
阿笙点点头。
这个数量,是他同二爷商量好的。
二爷要是带头一下子捐赠太多,会给其他人压力,反而不容易成事。
“这二爷捐得也不多嘛。”
“那我捐两百吧。”
“两百五不好听。我捐三百!”
“那我三百五十件!!”
这见报的事,谁想落于人后呐?
若是捐赠的数目太磕碜,不好看不说,难免遭人奚笑。
这见报本是一件出风头的事,到时候可就变成倒霉事一桩了。
…
于是乎,也便有了今日的见报。
所不同的是,后头二爷竟一口气捐赠了三千件冬衣,五百件被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