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寸汤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3章 嗯,你想都不要想!,七寸汤包,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状元”两个字一出, 一切都有了解释。
为什么会出动最高领导天团。
为什么老周和段长都赶了过去。
为什么老曾会笑成那样。
因为他们一中,已经蝉联了两届榜眼。
上一届被附中拿走,上上届是新才实验。
最可惜的,是两次都只差了一分。
就跟命似的,明明联考成绩都要出类拔萃一点,可到了高考,就总差那么细枝末节的一分。
这届结果尚不知, 可估摸着也悬。
直到顾戚出现。
太稳了。
哪怕是经验再丰富的老教师,都很少见过这么稳的学生。
顾戚的稳体现在各方各面, 成绩只是他最直观的表现之一。
“不出意外,这次第一还会在一中”,这是顾戚进一中之后, 各校老师私底下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尤其在各种大考之后。
不说镇安一众学校,就连其他省重点的学生, 都知道顾戚“状元预备役”的名头。
可在顾戚竞赛成绩出来之后, 了解情况的, 心底基本就有底了。
这样的成绩,保送是板上钉钉的事。
包括一中一群领导。
所以在顾戚说出那句不一定选择保送的时候,曾宏一个电话,能来的就全来了。
他们一中建校这么多年, 还是第一次听见一个学生不想保送的。
尤其还是顾戚这种情况, 不用参加高考,直接保送,保送的还是国内最高学府。
顾戚参加高考, 对于学校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保送虽然也是成绩之一,但更多的,是基于学生自己。
但一个“状元”头衔,给学校带来的效益,是远胜于一个保送生的。
可他们却从来没想过要顾戚去参加高考。
不是觉得冒险,而是明明伸手就能拿到的东西,实在没必要把路走长。
谁知道顾戚会不按常理出牌。
整场“谈判”下来,作为顾戚班主任的周易,却没说过一句话。
曾宏他们身处高位,从大局角度出发,为了打个翻身仗,对于顾戚这个决定,是打心底里支持的。
而且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着实佩服顾戚那种远超出他年龄的冷静。
也很清楚,这样的孩子,必成大器。
可出于私心,稳妥点,总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