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和尚老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风起三,宋吹,花花和尚老道,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汉明帝就派大臣蔡愔、秦景等十八人,出使天竺,寻求佛法。
几年后,蔡愔和秦景朝不仅带回了佛像和佛经,还请了两个天竺高僧。
汉明帝对两位天竺来的高僧非常尊敬。
他命令在洛阳城的西门外按照天竺的建筑方式,建筑了一座规模比较大的佛寺,把迎来的佛像供在里面,把驮佛经的那匹白马也供养在寺里,请两位天竺来的高僧在这座寺里主持佛教的仪式。
为了纪念白马驮经的功劳,这座寺取名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最开始阶段,是并不禁止结婚生子的,荤素也是不忌的。
其实佛教的教义里面也并没有禁止这些,不然的话根本就传不进中原。
试想一下,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人在一开始怎么可能接受不结婚不生子的理念呢?
修行佛教的男教徒原本的称呼是僧人,和尚是一种敬称,具有很高修行的僧人才能称“和尚”,到后来演变成出家的男子。
任何东西一旦进入中国便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
和尚剃光头和烫戒疤便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古人认为头发代表尘世的意思,落发代表抛弃一切尘世的东西。
过分解读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在这领域,恐怕全世界加起来都比不上中国人。
有人在研究了佛门教义之后,提出佛门教义最重要的便是无私奉献,是脱离六道轮回,而与家人的感情便是最大的障碍!
于是便有了一心侍佛出家人的说法。
不过在这一时期,完全是凭自愿,做得到最好,做不到也就是道行不深,继续修行便是了。
国人求神拜佛历来都是找最好最厉害的,那些忍不住寂寞的和尚自然就被淘汰了,久而久之,所有人都觉得和尚是不能结婚生子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习俗。
比如在唐朝,开始禁止和尚结婚,但是并没有专门的法律,只是口头上禁止,如果发现和尚结婚,和尚就要去做苦役。
直到宋太祖赵匡胤的时候,才有了专门的法律禁止和尚结婚,并一再重申这个法律。
其实张安安让鲁智深还俗迎娶范嫣的做法并没有错,按照大宋的律法这得这么来,但是张安安问错了人,智清大师出于私心不愿意让鲁智深还俗脱离佛门,于是大量列举了和尚娶妻生子的案例,比如佛祖就有老婆和孩子;后秦高僧鸠摩罗什曾结过两次婚,还有了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