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橙花,问鼎宫阙,荔箫,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怜尸体。
嬷嬷们一同将她下了葬,分寺的女尼们菩萨心肠,好生为她做了一场法事,为她超度。
在那之前,她自是什么都招了。
小禄子禀话说:“她也不知后头到底是谁,只是钱给的足,她便应了。但她提到那是位荀姓宦官,三十多岁,看官服应是正四品。”
正四品,那官位可说是很高了。
夏云姒蹙眉:“这个位份上的宦官总共也没有多少人吧,她竟不知是谁?”
小禄子笑了下:“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各处近前侍奉的人,在这个位份上的算下来有三四十位。另还有六尚局和内官监的,加起来也有百余位了。橙花身份算不得高,不识得这人也正常。”
夏云姒点点头:“那其中荀姓的有几位呢?”
小禄子果然已查过了:“有两位,只是……一位已年近花甲,眼瞧着就要养老去了,岁数不太对得上;另一位人在御前,循理犯不上算计皇子去,樊公公又素来规矩严,断断不会让御前的人也被收买了去。”
言毕他呈上名册,当中罗列了宫中所有正四品宦官的名字、年纪与当差的地方。夏云姒满意地笑笑:“你办事愈发妥帖了。”
说着翻开,一页页瞧过去,除这两位之外倒真没有其他人姓荀了。
夏云姒凝眉,抛开这姓,细细地又将名册依次看了一遍。
接着,或是因心中本就对从前一些事存有疑虑,又或是因近日读得春秋战国史书多些,她注意到这么一个人。
——程愈,山西人。早年读过书,是个秀才,后来家道中落不得不进了宫,当了宦官。
三十三岁,年纪也对得上。
她将这个名字指给小禄子:“这人你识得么?”
小禄子探头看看:“应是见过……只是娘娘猛地一问,下奴也想不起来。”说着面露不解,“这人并不姓荀?”
荀是假姓不难懂,可他不明白,窈妃娘娘缘何会疑一个姓程的。
这不论字形还是字音,都不像啊?
夏云姒轻哂,合上册子搁在榻桌上,循循而道:“荀姓是春秋时的晋国大姓,出将拜相,有过卿大夫数人。后得封邑为程邑,子孙便以封邑为姓,改姓为程。”
而按着史书所载,这“程邑”恰就在山西,子孙也仍聚居在此。
依着这么说,倒是对得上了,却似又拐弯拐得多了些,一个寻常秀才是否清楚这些并不好说。
她注意到这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