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循环往复的历史
艾蒂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循环往复的历史,欢迎来到实力至上的19世纪欧洲,艾蒂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都要互搏一下。
毕竟现在资本论这种资本家攻略书还没出来,俾斯麦了解社会主义的渠道也就那些,她通过对人民党的改良使其变成德国社会民主工党,也将全面上调工资和福利待遇的事情提上了日程。
“德国技工每周的最低工资大概在十欧元到十五欧元不等,我觉得这还需要调整,对于高等学府毕业的高级技师,我觉得开出的工资还是得高一些,比如最低三十欧元,至于经费的问题可以靠在中美洲的企业捞回成本,以德国目前的工业涨势这点程度的工资涨幅问题不大。”
俾斯麦想修改一下社会保障法,使其变得更加亲民和通用。
“比理想中的要高一点,但是即使最低工资是三十欧元,实际到手的也就只有十几二十欧元,一个平民每个月就要缴纳三十到五十欧元左右的社保,加上税,实际上真的到手的就那么点。”
奥古斯特作为研究经济的专家,她知道德国目前的情况,德国的税很杂,而且社保制度并不完善,工人们被忽悠了几年之后那可就不老实了。
但俾斯麦其实就是希望提高最低工资,提高加班费倍率,降低贷款门槛去诱导消费,乃至超前消费,给德国政府还债,这是一种消费主义思想,俾斯麦要将这种思想灌输给国民,扩大内循环。
德国的市场份额比较有限,先富的的确是先富了,但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先富带动后富的说法,先富那就是先富了。
而且还得再学校方面引入经济学的理念,让民众对金融有些许的了解,降低知识的价格,德国对所有的书籍都进行了限价购买,德国的书籍在欧洲算是很便宜的那一档,知识的价格不高,底层还是有机会改变命运的。
除了经济和民生问题,人口增长率也很重要,德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很快,随着生活越来越好,人也变得越来越愿意生孩子,对于国家和资本家来说,人口多了就代表着消费力的增强,人均生产总值也会提升。
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就变成了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问题了,劳动力的成本会滑铁卢的。
俾斯麦对于民生了解的还是太少了,贸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任何用处,因为资本家十分精明,他们遇到涨工资的问题之后就会进行裁员,增加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给整个社会带来负担。
即使涨了利率也没用,底薪是可以降低的,总价依然不会改变,而且十九世纪可不比二十一世纪,建厂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件,还不能跑路,十九世纪遍地是机遇,德国在吞并奥地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