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卫星升空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1章 卫星升空,四合院:开局先打断何雨柱的手,一只山竹榴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林阳的指导下,航天部的工程师们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造工作。
他们按照林阳的设计,对第一代火箭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
首先是布局的调整 原本的串联式变成了\"一级半\"式,也就是主级加四个助推器的组合。
主级上安装了四台 YF-20 发动机,每个助推器也各自配备了一台。
\"小林啊,这样火箭的起飞推力能达到多少?\"
一名工程师擦了擦额头的汗,向林阳请教。
林阳笑着回答:\"按照计算,总推力将超过 800 吨!足以把咱们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了 \"
众人听了,都激动万分。
\"800 吨?这可是鹰酱的土星火箭才有的水平啊!\"
\"太不可思议了!小林同志果然是大才!\"
接下来是比冲的提升 林阳建议采用过富燃烧循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燃料。
\"诸位要注意,燃烧室的压强和混合比一定要精确控制 哪怕有一丝偏差,都可能影响发动机的工作 \"
林阳一边指点,一边在图纸上圈画。
大家都凝神贯注,生怕遗漏了哪个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火箭的操控性,林阳还让工程师们仿照鹰酱的做法,在火箭上装备了惯性制导平台。
\"这个平台由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组成,可以实时测量火箭的姿态和轨道参数 \"
林阳耐心地讲解着,
\"有了它,再由计算机进行校正,控制发动机摆动和助推器分离,就能确保入轨的精度了 \"
大伙儿听得频频点头,心中对林阳的佩服更甚,
除此之外,林阳还对火箭的其他部分进行了优化。
为了减轻重量,他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来制造贮箱和器壁。
为了抵御高温,他特意制作了最新的隔热瓷砖。
为了适应太空环境,他还亲自设计了全新的电源和通讯系统。
一项项技术革新,一个个难题攻克,在林阳的带领下,这枚承载着种花梦想的火箭,渐渐拔地而起,昂然挺立!
三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
对火箭进行了大量的地面试验和模拟测试后,林阳决定进行一次冷发射,以检验各系统的可靠性。
那一天,西北某处的戈壁滩上,一枚雪白的庞然大物矗立在发射架旁。
\"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