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发展的瓶颈,林阳的新计划
一只山竹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5章 发展的瓶颈,林阳的新计划,四合院:开局先打断何雨柱的手,一只山竹榴莲,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生产的关键所在。
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当前面临的最大障碍就是缺乏微型计算机。
要制造出比第二代计算机还要小上数倍的微型计算机,就必须大规模地应用集成电路技术,也就是微芯片。
如今的计算机还都是由个别离散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组成,体积非常庞大。
要进入微型计算机时代,就必须制造出集成电路芯片,将更多的晶体管和电子元件高度集成,安装在一块约为指甲盖大小的微芯片上,一个芯片上就可以集成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
这才能突破体积的限制,做出个人计算机那样体积的微型计算机。
所以,现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能够批量制造集成电路芯片的关键设备——光刻机。
只要具备了光刻机,才能开始批量生产集成电路,使各类精密仪器和微型计算机的制造如雨后春笋般繁荣起来。
这个世界终将被芯片改变,而打开通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就在光刻机上。
林阳凝神思索着,如果能提前研制出光刻机,他就可以尽早着手开始新一代个人计算机和数控系统的研发工作。到时,种花国第一流水线自动化车间的建设也指日可待。
想到这里,林阳不禁双眼放光。他知道自己接下来最重要的使命,就是集中精力研制光刻机,让种花国早日迎来集成电路芯片时代的来临!
林阳收敛心神,开始认真地思考光刻机的研制方向。
他知道,光刻机是一种用来在硅片上描画集成电路图形的机器。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是使用紫外线光源通过保护层上的精密图形,将光线照射到硅片表面的光敏胶上,使部分区域固化而实现图形转移。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在硅片上精确地描绘出微米级的电路图形。所以光刻机的核心就是要解决精密对位和绘制的问题。
林阳搜索着自己记忆库里的相关知识,很快就找到了具体的设计方案。
首先,硅片的精密对位可以通过真空吸盘进行。将硅片用真空吸盘吸住固定,再放在一个精密的xY方向移动平台上,通过微米级的步进电机来驱动移动,按照程序控制图形的绘制。
其次,要实现绘图,就需要准确的光源。这里他想到的方案是使用准直光学系统,也就是激光器加柱镜的组合。激光能产生高度平行的光束,经过柱镜校正后更加精准,这样才能在硅片上描画出清晰的微细图案。
最后,需要有自动化的控制系统来驱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