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2章,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乌鞘,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卓思衡不信。
除非背后还有更深层的目的。
卓思衡想替他辩解,但也知道此时的言语有多无力,若要替他抱歉,他一个都被高永清拒之门外的人又有什么资格代人说话?
当真是夹在中间极其为难。
曾大人可能从来没被人这样指着鼻子骂过“污损吏治”“不堪一用”,是真的气到了,坐下顺了好一会儿气,看卓思衡始终低着头不言语,又觉得自己发火拿他撒气大不应当,沉默须臾后开口道:“天颜震怒,高永清已被押入大理寺典狱,皇上要他想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是不是为了私怨不顾社稷,挟仇裹恨攀咬相诬。”
刑部大牢关民事和普通刑事犯人,宗正寺裁狱关押犯了错的皇亲国戚,而大理寺的典狱是专关在朝官吏与大案要案的罪犯……
高永清身体不好,关到大理寺去哪还有命?卓思衡心焦似烹,越是这个时候,他越强迫自己冷静,从曾大人的话里摘出关键信息。
“私怨?”
看他这样急焦都还是能抓住重点,曾大人心想自己看人的眼光总还是不错,眉间心头的郁结也略有舒展,放缓了声音道:“昨日唐令熙的长子唐祺飞已有奏明告罪,他说自己当年在江乡书院时狂悖无知顽劣不堪,多有欺辱同辈的高永清,致使两家结仇,如今更让皇上为难。他自请要去向高永清谢罪,也让皇上治他父亲管教不严和他私旧有亏的罪过。”
唐家何其恶毒!
将上书缘由和此次风波根本归结到少年旧怨……这一道折子上去,便是永清贤弟也百口莫辩,无从去说自己是不是在挟私报复,加之今日变故,皇上定然惊疑盛怒。
“不过这样一来……我原本还相信唐家未曾干涉此次巡察,可这折子刚好在督察御史回来前日上奏,想必御史里也是有他家的好亲戚能做个耳报神的。”卓思衡低头闭上眼再睁开后,才能冷静着说话。
“若是你高贤弟有这番见识,也该知道怎么回禀圣上平息天威。”曾玄度也点头道,“只是这条鱼即便钓上来又能如何?搅动泥水污秽满溢朝堂,高永清即便逃过这一劫,鱼死网破后的路怕是也难走了。”
高永清曾在曾玄度手下做过不到一年的侍诏,曾大人曾经欣赏过他,但他的阴冷狷介和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漠然也令曾玄度深知此子极难为国柱栋梁。
可做个流芳百世的能吏不也挺好?为什么非要作死呢?
他想不明白。
曾玄度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