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流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2章 九重阙,一枕山河,紫微流年,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床上。
太师王宦当先道,“靖安侯原是最佳之选,不过自从尚了公主,左侯久未统军,巡视的路上又莫名其妙将武卫伯赶出益州,时奕见天嚷着要告御状,左侯却连个呈条也无,足以想见是非曲直,臣认为当以重处。”
益州的变故令满朝文武皆为之惊讶,靖安侯固然行事悖理,武卫伯被驱也是离奇,时奕灰头土脸跑来金陵,一迭声称靖安侯反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有诸多不合常情之处。
柯太傅当先道,“岂能全听武卫伯一面之词,靖安侯素来谨慎,为何突然要反?他受命往西南巡视,手中并无兵马,为何挑益州发难,这般作为与自杀何异?绵州与梓州的呈报均道左侯在路上遭人行刺,究竟是真是假?还是要双方同殿对质,问个清楚才好决断。”
沈国公此前欲与靖安侯府联姻,好容易求得圣上赐婚,左卿辞却有意忤逆安华公主,获罪遁走,还留书讽刺,大失国公府的面子,自然偏向时奕,闻言道,“太傅此言差矣,武卫伯辖制益州太平无事,靖安侯一去就出了乱子,武卫伯作为一方大员,就算犯了错,也该奏请圣上决断,靖安侯擅自专行,后期又无呈报,与谋反何异,他眼中哪还有朝廷。”
这件事让应德帝十分费解,正是因疑点过多才没有惩处,仅是责令侯府上下不得出入,同时派特使赶往益州质询,此刻听得沈国公一番话,天子又生怒意,强捺下来道,“够了!如今说的是何人统兵,靖安侯与武卫伯先放一边!若是谋反,朕绝不宽贷!”
殿内安静下来,陈王漫不经心的搓着鼻烟壶道,“英宣伯七十多了,哪还动得了;忠勇伯尽管贪了点银子,不算大事,倒是可以一用。”
陈王自己就是个爱钱的,将事情说得轻松,然而谁都清楚忠勇伯涉及的军中贪墨非同小可,才受了惩诫被贬去福州,转眼就起复,实在有些不宜,是以都没有应声。
当此之际居然挑不出人来,天子不禁生恼。
还是柯太傅道,“圣上可有更换主帅之意?”
应德帝对明毅伯虽有不快,思及对方毕竟驻守多年,贸然换将不熟敌情,说不定情况更糟,遂道,“明毅伯久经沙场,朕姑念他一时失察,不予责怪。假以时日,他应当会主动出击,重挫蛮敌,不负朝廷所望。”
柯太傅随即道,“既是如此,不如着一位年轻小将领兵,借其锋锐勇武,襄助主帅。”
此言一出,几个朝臣俱是意动,这对年轻人是个绝好的出头之机,一旦获胜必得擢升,假使不利,责任大部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