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天夜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章 骊山面圣,天宝伏妖录,非天夜翔,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众人纷纷响应,带上武器,预备出门,鸿俊一颗心不禁怦怦跳了起来,想起那夜李景珑所言“若驱魔司无恙”,仿佛明白了什么,再看李景珑时,李景珑瞥向他的目光中,隐约带着笑意,似在安慰他:别担心,一切都会好的。
清晨骊山云瀑倾泻,沾湿了登山之人的衣裳,车马道畔,神武军卫士慌忙道:“将军!请上车!”
封常清拄着拐,吃力地一步步登上骊山,往天子行宫走去,同时摆手,说:“不碍事,你们这是瞧不起本将?”
士兵们只得不多话,看封常清沿着官道,佝偻行走。封常清自幼父母双亡,其外祖父受李林甫陷害后流放安西,一生颠沛流离,戎马倥偬,一介残疾之身,却于高仙芝麾下发挥了惊人才华,接连破小勃律、大勃律国,十三年间一跃成为堪于哥舒翰等老将比肩的猛将。
封常清屡战屡胜,对西域战事几乎算无遗策。大伙儿都嘲笑李景珑,却从不敢嘲笑这孱弱瘦小的封常清,统御万军之人,言语间自然带着不怒自威的力量。
封常清虽赋闲在京,却在班师回朝当日,向李隆基呈上近万字的奏折,要求边疆田地整改,以怀柔为政,放远征的将士们回家。是以在武官阵营与军中有极高的声望。
太监带着一身雾气匆忙进了华清宫,其时李隆基尚搂着杨玉环酣睡,太监既不敢叫,又恐怕封常清挥舞着拐杖冲进来,外头守卫无人敢拦他。
太监张了张嘴,不敢发出声音,焦虑无比。
“有事儿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帐内传来李隆基之声,却是醒了。
“什么时辰了?”
杨玉环慵懒问道。
“封常清封将军,在外头等着,说有十万火急之事,要禀告陛下……”
听到这话时,李隆基瞬间就坐直了,喃喃道:“又出事了?不应该啊,这不是还没派常清差使么?莫非是兵部让他来的?”
“是军情?”
李隆基想了想,问道,“国忠呢?怎么不先往国忠处去?”
太监道:“说是与大唐国运……息息相关。”
“这搞什么。”
李隆基不耐烦地挥手,说,“告诉他,朕知道了。他什么时候来的?”
“昨夜二更时到山下,一步一步走上来的。”
太监答道。
杨玉环说道:“封将军腿脚不便,怎么是走上来的?陛下。”
李隆基无奈,裹上龙袍,披头散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