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杜甫七
爱吃馄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72章 杜甫七,直播,给古人看中华上下五千年,爱吃馄饨,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按照《资治通鉴》记载,安史之乱这八年间唐朝的人口从5000多万降到了1700多万。】
“孽障,这个孽障,朕要杀了他……”
再次听到这个数字李世民还是无法释怀。
人口从5000万降到1700万是怎样的惨烈。
整个大唐半数的人口都在这场安史之乱中丧生,就是当年隋末时期各方起义那样的战乱也没有如此的惨烈,李隆基这个孽障是怎么敢的……
下面的魏征听到这个数字也是满脸苍白,这可是他们大唐的人口,是他们大唐的国基,李隆基这人不配为帝,更不配为陛下的子孙。
……
“唉,盛极必衰,也不知道如果那时的皇帝不是李隆基的话大唐会不会有如此惨烈的结果?”
不过也不一定,赵匡胤暗自沉思,大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是早就埋下的隐患。
各方节度使宛如当地的土皇帝,他们负责着他们地盘的军事和各种的管辖,这样大的权利和分封的诸王有何区别。
试问有这么大的权利又有几个人能把持住不心动。
所以说安史之乱是一场必然的结果,可能换一个皇帝也会有如此的结果,就算没有安禄山也会有别的人。
如果想要从根源解决的话就是削弱这些节度使们的权利,可到了玄宗时期的节度使们早就不是皇帝想要削弱就能削弱的。
……
看到这里赵磊是无法想象杜甫这句话是怎样的场景,他脑海中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前段时间看到的那个视频中某些国家发动战争后的样子。
可这样的场景好像在古代是十分普遍的,一场战乱一次天灾就有可能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
只能说再次庆幸自己投胎到了如此繁华又安定的时代!
【也就是在期间,杜甫看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和人民忍辱负重惨剧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于是就写下了那不朽的史诗《三吏三别》,其中那篇《石壕吏》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杜甫的诗之所以被称为诗史是因为该用美好的诗句去记录凄惨的现实,去表达百姓在历史变迁中的感受和遭遇。
张爱玲曾说:“乱世的人没有真正的家,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对于杜甫来说真的是走一步算一步。】
这话得到了天幕下许多人的赞同。
在这样的时代谁又不是走一步算一步呢,有的时候死也算是一种解脱,活着才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