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章,庶长子,邈邈一黍,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段的学习,背书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不需要天天背诵,每十天背一部分就可以了,反正都是早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
重点还是在策论、杂文、算学和律学上,尤其是律学,他之前没有接触过,也算是从零学起,在这一方面他也没什么优势。
甚至跟刘子成比起来,他是有劣势的,在家守孝这四年,刘子成不可能没有接触过律学,人家的起点可能跟他不一样。
在算学占有优势的情况下,魏时仍旧是充满了紧迫感。
柳州城知州府,谁也没有想过魏时会回来的这么快,毕竟这里放榜之日也没有过去几天。
那还是头一次,大家不是从信上,而是在当事人口中得知好消息,姑且算是个好消息吧,榜上有名,而且还是一甲第二名。
若是魏定当年拿到的是这个成绩,知州府肯定要大摆筵席庆祝一番,但魏时是拿过两个案首的人,不只是他自己想着冲击小三元,魏大伯和魏大伯母,还有魏定,都想过这事儿。
如今就差这么一小步,就差这么一丁点儿,再好的成绩,让人觉得遗憾。
又听元宝说,这次取得案首的刘子成,若不是上次被耽搁了,原本不该在这一年参加院试的,这不是阴差阳错了吗。
“已经很好了,你才十二岁,能考中秀才,大伯就已经很为你骄傲了。”
魏大伯是把大侄子当做自己儿子来带了,有这样的子侄,他真心觉得骄傲,这次院试虽有遗憾,可也算不上是什么大事儿,小三元的名头虽然好听,但也只是好听而已,重要的还是以后。
拿了小三元,最后却没有考中进士的人也有,反倒是遭人耻笑,可见这中途再是花团锦簇,也比不过目的地重要。
考中了秀才,就相当于是跨越了一个阶级,各方面的待遇都不一样了。
按照本朝律例,秀才名下可以有二十亩的田产免税,不过对魏家来说,不差这二十亩的税银。
但魏大伯还是往侄子名下放了20亩的水田,都是上好的水田,原本在他自个儿的名下放着,如今给了侄子,一来,也算是一份奖励,二来,也算是安一安侄子的心。
二弟那么个情况,对时哥儿有时候比谁都大方,有时候又抠抠搜搜的连寻常亲戚都比不得,实在是指望不上,东西自然是捏在自己手里头才最安心。
时哥儿中了秀才,也算是借着这个名头,把田产放在时哥儿的名下,东西不多,不足以发家致富,可也意味着一份安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