邈邈一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章 二更,庶长子,邈邈一黍,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对商业也颇为重视。
‘士农工商’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阶级层次了,但是从前朝起,准确的说是从武则天时起,商人的待遇就一直不错,这一点从商人子弟可以参加科举上,就能够看出来。
跟本朝之前的几个皇帝比起来,当今要更重视科举一些,每三年一届的殿试都是亲自出题,而金榜题名的进士们也大都能一展所长。
正是因为了解到这些,魏时也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当今皇上今年才四十岁,能够在他的治下考科举、做官,不得不说是一件极其幸运的事情。
一路上,魏时和黄学林两个人各办各的事情,倒是谁也没耽搁。
进了柳州城,魏时反倒是觉得比燕县要亲切的多,他十一岁才来到这里,可却比燕县更像是他的故乡。
在燕县的时候,魏时连宴请同窗都不能放到府里,只能去外面的酒楼请客,连自个儿吃饭都是直接从外边叫菜。
但是到了柳州城,魏时却是可以把好友请进府,见一见大伯和堂兄。
有这份面子情在,到时候真要是遇到事儿,黄学林也可以直接递帖子到府上来。
他能帮的也就这么多了,京城那边大伯都已经安排好了,过不了几天他就要启程出发。
不在柳州城待着,自然也就帮衬不到好友什么了,还不如托给大伯和堂兄。
——
魏成几乎可以说是已经给侄子安排好了一切,京城的宅子已经置办好了,要带过去的下人,卖身契也早就已经给到侄子了。
好友和李家那边儿也都已经写过信了,魏时只要到了京城,就有人接,也有人看顾。
甚至连国子监那边的情况,他都已经托人打听过了,魏家从来没有人在国子监进过学。
里面有什么约定俗成的规矩、有哪些人不能惹,又有哪几位先生学问高深、品性高洁,这些一一全都打听过了。
京城大不易居,指的可不仅仅是物价,里面的达官显贵太多了,有些看着不起眼,可能就是哪个皇亲国戚。
魏家连三代的积累都还没有呢,放到京城去,跟之前的泥腿子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所以万事还需得小心谨慎才行,那边可不比在柳州城,他使不上多少劲儿。
魏时当然明白自己去京城是干什么的,他可不是要过去闯祸的,国子监那个地方人员复杂,虽然不能被人欺负了去,但万事最好也别节外生枝。
这不是魏时第一次出远门了,虽然去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