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坛一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7章 里莫贺延碛,让玄奘险些放弃西天取经,杏坛一笑,杏坛一笑,114中文),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非常熟悉。西游记中他们一路降妖除魔唐僧无数次被妖怪抓走,但求取真经的信念支持他最终到达西天。
真实的历史中唐玄奘并没有三位神通广大的徒弟,他只是一个人踏上万里征程,凭借强大的信念最终修成正果。这一路上他意志坚定,只有在河西走廊的一段路上他想过放弃,玄奘究竟在这里遇到了什么?
当时大唐初立,疆域尚未开拓到远方,兵荒马乱,盗匪横行,民众被禁止出国。多次上表,玄奘都没拿到过所,很多准备与他一起出行的僧人都纷纷退出了。但玄奘毅然决然的要做一个“偷渡者”。
玄奘一路行至河西走廊,昼伏夜出,走的非常艰辛,在瓜州休息调整后,他准备继续西行,这一段路就是书上记载的五烽。五烽很好理解,就是唐王朝在这一区域设置的烽燧,管辖沿途客商以及遇到军情能够及时通报。这也是唐代玉门关的整体防御体系。
因为他是偷渡者,没有通关文牒,自然也不敢靠近烽燧,但在他取水时还是被发现,好在校尉王祥早就听说过玄奘,也敬佩他的毅力,又经校尉王祥指点,让他直奔第四烽,可以提供方便。玄奘信心满满继续出发,依官道西侧北行,很快就到了第二烽广显驿如今瓜州白墩子。
白墩子始建于东汉,从那时开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扮演着河西走廊上重要的补给站角色。不仅玄奘西行路过该驿站,1842年,禁烟英雄林则徐被发配新疆,途中曾在这里用餐、住宿,留下了西行足迹。
我们从空中俯瞰,可以清晰的看出白墩子地处一个高台,扼守着东西走向的交通要道,而且最关键的是如今这里依旧水草丰美,在茫茫的戈壁之中,一小片绿洲倒是显得有些突兀,这也证明了这里有水,有水才有了建烽燧的基础。
在白墩子这里还有当年西路军挖掘的战壕,近代历史和上千年的历史在这里交融,不得不说这里是一个底蕴非常深厚的地方。言归正传,玄奘趁着夜色走过第二烽之后,又绕开了第三烽乌山驿今瓜州红柳园,于第四日晚到达第四烽双泉驿今瓜州大泉,如今这两个烽燧保存都不完整了,而且想去到是需要下道,没有完善的保障不建议去。
到了第四烽,在这里他遇校尉王伯陇。王伯陇是第一烽校尉王祥之宗室,有了这层关系,玄奘也没有任何阻碍,玄奘在第四烽继续休整。当玄奘再次准备出发,王伯陇告诉玄奘,第五烽校尉性情粗野,恐为发难,万万不可前去。可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